币。把我拉进这场无聊的活动,无非是做一个赚短信费的工具。最终比赛落幕了,意料之中的,三甲谁都没有发唱片成为歌星,迷雾而已。在这场经历里我并没有什么失望,只是读到了一些商人的龌龊。一场隆重非凡的评选活动原先的初衷是什么?最后喂饱了谁?整个活动过程中,参选者的努力、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持者的热情在主办方的心里又具备着怎样的重量?音乐人辛苦创作的歌曲,在你们那里是作品,还是商品?即使你们是商人,可以唯利是图,那么,是谁赋予你们愚弄大众的权利?
前不久,突然发现《玫瑰花的葬礼》被放在网上做彩铃下载,而在之前我毫不知情,我担心是被别的SP非法使用了,于是询问分贝网的工作人员,这才被告知是他们提供的,并且声称不日就将给我酬劳,我就惊了,原来酬劳是需要自己开口询问才会有的。但是之后我又陆续发现了其他歌被做了彩铃下载,累计一共十五首,而分贝网只有我八首歌的授权,是在06年的5月一次性无偿转让给分贝网的(后来知道,这种行为在他们的行话里叫做“套版”,就是把原创音乐人忽悠掉,许诺会对作品作xx宣传,然后骗你签版权无偿转让合同。)我的惊愕瞬间就升级了,另外七首没被你们套版的歌是谁允许你们弄上去的?白送给你8首了,难道还想送一赠一吗。
今天一上网就有人来问我怎么分贝网的主页又开了,我打开一看,删掉的歌果真被恢复了,Vaecn的链接也被删掉。我登录,发现密码、密码保护都被改掉了。这玩笑大了,Vae的主页,而作为Vae的我,却不能登录了。这就好像回到家发现自己床上躺着另外一个人一样别扭。沾满我两年记忆的地方,记录着万千留言的地方,承载着这么多网络上朋友们支持的地方,就这么被幕后的大手揉捏成纯粹吸引点击率的假招牌。
我们做的都是音乐,为什么被标榜上“网络”的标签以后就变了味道。我们付出着同样的努力,甚至更多。商业化的歌手都很忙,又能有多少时间在录音室忙着做音乐。而我们,在生活中都是再平凡不过的孩子,只能在扮演自己生活角色的间隙才能坐到电脑前拿起被某些人嗤之以鼻的话筒为生活琐事为爱情点滴放歌。这样纯粹的一桩事情,为什么得不到纯粹的命运。为什么还要被别有用心的人颠过来倒过去,恨不能直接打上条形码论斤去出卖。音乐,是须由心而发的,如果有一天音乐被机器一样量产,然后出卖的话,那就太科幻了。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