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由检回过神来,眼神又惊又惧的看着他:“你~你到底是何人?此地又是何处?”
阴森恐怖的地府不像,莫不是神仙之地?
周飞在一旁看得又是暗暗摇头,朱由检就是生于后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软弱皇子,耳根子软,心性软,意志软,多疑又冲动。
这种皇帝,如果脑子不聪明,被大臣和宫中之人蒙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堂堂大明皇帝一身的补丁,是大明没钱吗?
一枚鸡蛋三十两,道光吃不起,是大清没钱,鸡蛋真的很贵吗?
都不是,都是被蒙蔽了而已!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朱由检明显是方向错了,所以越做越错,越错越做,结果大明提前崩溃了,被满清捡了便宜,从此中华陆沉,中华文明历史性大倒退上千年!
朱由检当上皇帝开始,到明朝灭亡,总共十七年的时间。
这十七年的时间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忠心为国、而且能力极强的人,但都白死了。
这些人当中,有名将,有名臣,结果要么是被人卖了,死在了战场上,要么是被朱由检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杀了。
卢象升、熊文灿、杨嗣昌、曹文诏、孙传庭、孙承宗……等等等等。
哪怕是毁誉参半的袁崇焕、陈新甲等人,不杀的话也能挽救一时,甚至挽救大明危亡的。
譬如袁崇焕,他的确夸海口说五年平辽,结果诺言没实现,反而让皇太极再次入关劫掠,还一度打到了京城外面,以至于卢象升等诸多名将明军战死,酿成了己巳之变。
但是,胜败乃兵家常事,岂能因为一次的失利就将袁崇焕直接杀了?
说什么袁崇焕和皇太极勾结,是满清的内奸,这种话也能信?
前面袁崇焕守城之时,可是一炮把努尔哈赤给打死了。
就算不提这个功劳,袁崇焕好歹在辽东经营了一段时间,有了经验了,再给个机会不是能有更好发挥吗?
直接把袁崇焕一杀,一了百了,的确解气了,但辽东局势怎么办?又派一个新人过去?
新人过去又要重新来一遍当年袁崇焕熟悉情况的操作?
确定新人会做得比袁崇焕好?
朱由检迷之操作,一杀了事,辽东局势彻底糜烂了。
其实到这里,大明局势还是有救的,孙传庭、孙承宗等人,哪个不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一样大才?
重用他们,全权信任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