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率真美好不过是伪装的外表。即使是以前的栗妙人也不能让他一个太子低三下四的去哄去道歉,更何况是现在这样丑陋的栗妙人。
刘启小时候受了委屈就喜欢往薄太后这里跑,今日也不知什么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太后的宫里。长乐宫的凉亭中四周都有上好的青纱做了帷幔,在刘启的记忆中自己皇祖母并非喜奢华之人,怎么会用这样好的纱去给凉亭做帷幔。
就在刘启忍不住多看两眼那凉亭的时候,突然一阵清风吹起了凉亭周围的青纱。那青纱后面的凉亭中有一女子正坐在那里认真地看书,刘启只能看清女子的侧脸。
不过仅仅这一个侧脸就让他失神了许久,那女子细腻如玉的侧脸在忽起忽落的青纱后若隐若现。眉如远黛,恰似青山连绵,不经意间勾勒出一抹灵动的神韵。
挺直而秀美的鼻梁,仿若精心雕琢的白玉,线条流畅而优雅,彰显出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那嫣红的唇瓣,如同盛开在夜中的蔷薇,微微抿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又似藏着无尽的婉约情思。
白皙的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宛如三月枝头的桃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娇俏动人。几缕乌黑的发丝从她的耳畔滑落,随着微风轻轻飘动,更添了几分灵动与妩媚。整个人仿佛从诗画中走来,美得让人移不开目光,生怕惊扰了这如梦如幻的景致。
风停了之后那青纱帷幔慢慢落下阻隔了刘启炙热的视线。“那亭中女子是谁?”刘启小声的询问身旁的公公,生怕自己的声音惊扰到了美人。
“回太子殿下的话,那姑娘太后娘娘的侄孙女,来宫里陪太后娘娘说话解闷。”说话的小公公是长乐宫的人,对薄巧慧自然不陌生。看太子殿下刚刚的失神,还有现在的询问有什么不明白的,他们这些没根的东西每次看到薄姑娘都会忍不住脸红,何况是太子。
“皇祖母的侄孙女,孤怎么从未听人提起过也从未见过。”刘启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一眼万年,什么叫做见之难忘,就刚刚那一个微微的侧脸足以让他心悸。
“听说姑娘是因为家乡遭了难才来到长安投奔太后娘娘,到长安至今还不到十日,太子殿下自然未曾见过。”引路的小公公低着头恭敬的回答道。
“那她经常进宫吗?”刘启听了这话心生怜悯,这样美好的人要过如此颠沛流离的生活。
“太后娘娘不舍得放姑娘出宫,姑娘如今在长乐宫小住,算来也有五六日了。”小公公要是现在还听不出来太子的意思,那也就不必在这长乐宫里伺候了,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