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快板响起,节奏明快,带着几分急切与激昂】
快板声中,演员们身着破旧的短衫,脚踏草鞋,手持快板,围成一个半圆,开始快板慢唱,声音里既有沪剧的婉转,又夹杂着苏北话的质朴与力量。
领唱(沪剧唱腔,夹杂苏北话):
“哎——黄包车轮转不停,汗水洒满上海城。
苏北来的汉子们,肩挑日月背星辰。”
合唱(齐声响应,快板伴奏加强):
“拉的是生活重担,唱的是心中不平。
为求一碗饱饭,脚踏风雨不停歇。”
【舞台变换,可移动黄包车骨架缓缓推进,演员们利用肢体动作,生动地模拟出拉车的艰辛】
(演员们或弯腰弓背,奋力前行;
或双手紧握车把,表情扭曲,展现出拉车上坡的艰难。
灯光聚焦于他们的背影,每一滴汗水都似乎在诉说着不易。)
领唱(情绪逐渐高涨,苏北话更显粗犷):
“那一天,风声紧,消息传,不公待遇难再忍。我们要团结一心,为权益,向不公说不!”
【演员们突然停下动作,围成一圈,模拟集会场景,一人站在中央,开始演讲】
演讲者(慷慨激昂,苏北话与沪剧唱腔交织):
“兄弟姐妹们,看看我们手中的黄包车,它不仅是生计,更是我们的尊严!
不能再让东家随意克扣,不能再让这城市忘了我们的汗水!
我们要罢工,要集会,用我们的声音,唤醒沉睡的正义!”
【舞台灯光变换,模拟集会现场,演员们或疾跑,或跌倒,用肢体语言表达抗议的激烈】
(随着演讲的深入,演员们开始模拟集会时的激动场景,有人挥舞着拳头,有人跌倒又爬起,象征着斗争中的不屈不挠。
黄包车骨架被当作象征性的道具,时而被推翻,时而被扶起,寓意着抗争与希望并存。)
合唱(情绪达到高潮,快板声如雷鸣):
“黄包车夫齐上阵,苏北儿女志如钢。不为权贵低头颅,只为公道心向阳!”
【尾声,灯光柔和,快板声渐缓,演员们围成一圈,表情坚定而充满希望】
领唱(温柔而坚定,沪剧唱腔悠长):
“风雨过后见彩虹,车夫团结力量雄。历史铭记这一刻,沪上英魂永传颂。”
(舞台灯光缓缓暗下,只留下演员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