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
而且现在的人们都不愿意要这玩意儿,所以很多人低价就把国库券给卖了,有的甚至半价就给卖了。这样一算,即使是到期后的收益也能几乎翻倍。
长海很激动,晚上就找李老四商量这件事儿。
李老四同样也有几百万,大前年他们单位给他分了一套楼房,李老四也不去住,索性就把房子改了,所有的墙都改成夹壁墙,长娟和李老四蚂蚁搬家似的搬了一个月才把所有钱都放进这套房子里。
长海和李老四一说完,李老四立马就能理解过来,兴奋的拍着长海说“岂止能翻一倍呀!我有关系在沿海开放城市,咱们能得到第一手消息,比如啥时候国家提前回收,啥时候是窗口期,咱们都能知道,这可是赚大钱的机会。”
长海还是担忧的提醒他“四哥!这件事儿不是想的那么简单,咱们手里的现金太多,要想一股脑的投进去,肯定出事儿,别说咱们的几百万,就是几万块钱一下子去交易都得让人盯上。可得考虑好方式办法。”
李老四表示同意,他俩的钱加在一起将近八位数。
全国每次发行的国库券才多少?真要是出事儿他俩也得挂着大牌子游街,然后一人一颗花生米。
但是收购还是可以的,然后再分散,多次交易呗。李老四手里又不缺人手。
两个人说干就干,长海也没瞒着孙小欠和援朝,因为还得让他俩在厂里联系收购。
长海位置在这,很多事情不好出面,孙小欠和援朝在厂里人头熟,可以帮着联系。
李老四也联系收购,没用上一个月,收上来的国库券就有六十多万,一共花了不到四十万块钱。
长娟要比在单位还忙,按照到期的收益,光这些国库券总价值就有将近一百万。而他们用了不到四十万。
李老四联系他的朋友关系,他的朋友给他联系的在天津,上海私底下就有人按照票面价值的八到九折收购。
这样的话如果胆子大,再倒腾几轮,岂不是还能翻倍。
可是长海却不同意,一来他们手里的存量太大,二来风险太高,私底下交易,害怕黑吃黑,再一个货到地头死,这都是不可控因素。
还是等着哪个城市的银行有窗口期,再组织人手分批去兑换的好,或者等到到期,直接兑现,好处就是能把手里的现金全部都能洗白。
李老四还是听了长海的建议,忍住没有去冒险。后来听说内陆不少城市抓获很多倒腾国库券的人。加上严打期间,受到的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