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块钱就行,还可以试种一年。
苏爷拿不定主意,心里害怕政策再有啥变化,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
两个老头就在东升修的理铺门口,两个妈给摆了一个小桌,给两个老头弄了点猪耳朵,花生米,拍黄瓜,猪肝。两个老头边喝边聊。
李老爷子问苏爷“老弟,我就问你,包一个棚子,一年能不能挣出来地租钱?”
苏爷一听这话来了精神“那不是小菜一碟吗,咱们村摆弄多少年的菜,三区四县的哪有不知道咱们村菜的,别说地租钱,一个棚子弄好了,能赶得上两个城里的工人一年的工资”
李老爷子放下酒杯说“那你还有啥好犹豫的,包!多包几个,钱不够我给你拿,有钱不赚王八蛋!有啥可害怕的?出了事我给你兜着!”
苏爷听了李老爷子这话,拿起酒杯先敬了李老爷子一杯,干了之后说“行!那我就听老哥哥您的!回去我就去村部签合同。奶奶个腿的,啥风浪咱没见过!是死是活鸟朝上!”
两个老头在这里豪气干云的边喝边聊,栓柱和小琳琳蹬着长海给他俩买的三个轮的儿童车来回遛。
两个老头看他俩可爱,把他俩拽到身边,拿着筷子头沾点白酒抹在他俩嘴里,辣的两个小豆包一个劲儿的嘶哈,李老爷子再给他俩塞嘴里一块猪肝,逗的两个老头哈哈大笑。
十月一国庆节的时候,张静秋托钱大妈去老李家给东升说的媒,老李家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家。
人家从来没说因为东升残废了而不愿意这桩婚事,两个孩子从小到大都是看着长大的。
两家也是知根知底,四合院也没有说咱们家是高干家庭而看不起人家。
婚事定在明年五一,东升的想法是不想办婚礼,他想带着秀秀去他牺牲的各位战友家走一走,再回老部队看看。
全家人都不同意,但是又不敢直接说,还是长海做的决定,东升去不去看望战友跟办不办婚礼又不发生冲突,婚礼该办办,办完他爱去哪去哪。只要婚礼他们小两口露个面就行。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东升没反对,于是家里的几个老娘们儿们现在就开始张罗起来。
李老四每天都是笑醒的,他现在跟长娟聊的话题离不开东升,总盼着过不了多长时间他就能抱孙子。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来到了一九八零年,一月中旬左右我国从漂亮国引进的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在央视放映。
这部电视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是说这部剧是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