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
景平帝端坐龙椅,笔走龙蛇,不消片刻,一题策问,跃入黄绸之上!
“大监呐,可以了!”
陈貂寺闻言,躬身接过考题,随即踏前几步,望着下方一众文曲,运起一丝内息,朗声言道:
“目今望北雄关,各部重兵,以防虏也!”
“奴不灭,兵不可撤,饷不可减,今欲一劳永逸,何解?”
策问考题,清晰的落入八十七名学子耳中!
虽然于此间不敢喧哗,可些许错愕的目光,依旧暴露的心绪!
北蛮之难,何解?
何解... ...
一个困扰神州不知多少岁月的问题,今日竟然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殿试之中!
便是下方端坐的数位朱紫,亦是面色微变,目光左右轻瞟,可瞧着居中神态自若的大相公,继而立刻收起思绪!
随之一声鼓鸣,诸位学子不约而同拾起身旁毛笔,转而又缓缓放下!
十余年前,大皇子死战不退,坚守国门,亦是无法阻挡北蛮入侵!
难道自己凭着心头思量,纸上谈兵,便可翻云覆雨,重铸天下?
便是心有沟壑,可...可那些积弊,又哪里能出现在试卷之上?
不过片刻间,半数之众,额头便已经大汗淋漓... ...
宰执天下的大相公裴景略,将此间看在眼中!
今科取的是治世能臣,明事大吏,若是连本心也不敢表露,日后哪里能承载江河之重... ...
谢怀瑾心头默念考题,望着身前空白试卷,一时间甚至能想到身后那位嬉笑模样!
大夏之积弊,不过三处,陵州割据,却是不得言明,绝对不会出现在殿试之上!
二则,世间的兼并之举,自商贸至土地,一应资源全部盛装腹中,以至于诸多百姓不惜舍家撇业,远遁北地河谷!
然,治大国如烹小鲜,于此世间勋贵,外戚皇亲等大夏蛀虫,绝不是能在一纸试卷能言明的!
故而,只有北蛮之患,方能堂而皇之,呈在这为国取才的殿试之上... ...
而于谢怀瑾而言,于周晏厮混的诸多时日,不知对北蛮边患推演了多少次!
自钱粮输送的朝堂掣肘,至决战虞水的兵策战法,可谓穷尽思量... ...
谢怀瑾欣喜之余,逐渐平复心绪,耳中听着左右笔墨细微声响,不觉缓缓抬头,望向前方的一抹鹅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