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收缩,一旦稍有不慎,那整个蜀地的士兵都将折在他的手上。
直到深夜,他营帐内的灯火通亮,此刻的他还在安排着前军防务。
“秦岭防线的大军全部转向大巴山,拱卫后方,告知严颜,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士兵调过来。”
“停止西线高览的河北弓骑对敌方铁路的二次袭扰行动,配合部分西线军,在汉中西部武道阴平设立防线,加大兵力投入。”
“告知审配和高干等人,成都梓潼等地加强警戒,防止辽东军从蜀地绕袭过来,一定要严防死守,不能有丝毫懈怠;交代清楚,敌人绕袭后勤绝对无法运输,因而不可能大军围城,一定不能出城迎战,要严守关隘以拒之!”
一道道命令从帐内发出,不知不觉田丰已经退居二线,以法正为代表的益州集团世家,成为了抵抗辽东的主力。
忙碌到了天亮,法正伸了伸懒腰,并不感觉疲惫,自连环计起到效果之后,他已经逐步超越一流谋士水平。
此时的法正能够承担起高强度的精神力损耗,也只有这样,才能指挥整个汉中防线几十万大军。
一大早,袁绍亲自端来米汤送于法正,看着他一口口喝完,心中却不由担忧:“孝直,元皓等人都可配合,何必如此操劳呢?”
他并不在意法正掌权之事,当下局势就是能者居之,但他担心法正身体撑不住,虽然现在看着精神,可损耗的却是生命力啊。
神话三国的文士体系,精力透支过度后,往往就是对寿命的折损,这也是等阶高的顶流还会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
“主公不必担忧,我的身体我自己是知道的,这点强度还是能扛得住,只是当下我军即将和辽东正式进行拉锯战,很多的布置需要提早安排一下。”
不是法正不愿意休息,大兵团作战,30万大军,每日多少事情,特别是自沮授搭建作战网络之后,每时每刻都有无数消息传入脑中。
效率提高的同时,对于总指挥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孝直所言,我自是明白的。”
袁绍并未接着说下去,他怕法正操劳,可他却没有能够替代法正的人才。
整个蜀地的精华人物基本全部都被他拉到了这里,此战没有比法正更为合适的,也好在他年轻了。
法正喝完米汤,放下碗筷,先是日常查看地图,俯瞰布防,而后处理外围哨兵侦查兵探查的情报,不由紧张起来:
“辽东的先锋部队已经开始动作,马上就要踏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