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约80cm的玻璃柜里是一些报纸和期刊的合订集,里面没有《经济学人》身影,大概是因为《经济学人》和上辈子看的《参考消息》的风味差不多,并不懂什么经济学。
\n
比较吊诡的是,不少成功的商人,比尔·盖茨啊、巴菲特啊、贝佐斯啊、李嘉诚啊,都是《经济学人》的忠实读者,而那些更懂经济学却不怎么重视《经济学人》的学者们,很少靠自己的理论赚过大钱,著名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货币主义奠基人费雪甚至因为炒股而破产。
\n
二条玲奈就曾吐槽,二条家天天研究这个,却不能像十神家那样,几乎买下半个南美。这种事也经常出现在文学创作上,许多深谙各种文学理论的人,只能当个教书匠或者评论家,而许许多多学历一般、理论基础薄弱的作者,却总能脱颖而出。
\n
浅间想起了这么一句话——【学习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不受经济学家的欺骗。】或许这才是二条家热衷研究经济学的目的。
\n
二条谦二郎的通话还在继续,内容变成了熟人琐事,浅间怀疑这位是在故意晾他。
\n
但在这里待着也不错,总比在楼下被人拉着问东问西好——如果不是刻意安排,那么二条家阴盛阳衰的情况就太严重了。
\n
浅间抽出一本马克思·韦伯的《经济与社会》,找了一张单人沙发坐起来,翻开叙言阅读。
\n
“这本书一时半会可看不完,你感兴趣可以带回家,我的笔记你也可以带走。”
\n
在二楼露台打电话,晾了浅间半个多小时的二条谦二郎,此时终于走进书房。
\n
“谢谢。”
\n
浅间放下书,与这位面带笑意的五摄家主四目相对。
\n
作为洋馆的主人,他的打扮倒是和这座洋馆极为相称——一套黑色晨礼服,内衬米色马甲和白色衬衫,下着黑灰条纹裤,唇上是一道浓密整齐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