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了。
无论做做什么运动,只要你遵从了身体整合之后的运动规律,都可以找到巧力,也就是协调性。
到了武术界,人们给它起了一个神秘的名词:内劲。
体力是显而易见的,巧力却是许多人用毕生精力追求而不得的。
但事实上,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只不过是在中国的武术界,尤其是在内家拳的几大拳种中,找到了一部分真理,同时却又把它神秘化了。
事实上,它不是金庸小说中的神秘的力量,它的本质就是人体在运动时的协调性。
人在协调性好的情况下运动可以释放出平时用力习惯下所没有的一些力量。
所以说,协调性可以加大人体的运动能力,却不是无限的,只能说是提高人体的运动效能。
把上面的几个方面联系在一起,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人们所说的习武的材料,主要是指体力和巧力两个方面。意志坚强的人,相对容易长功夫,就是靠坚强的信念提高体力。
所以他无论是做什么运动,只要是提高了体力,就是提高了功夫,而不在于他是否做了冲拳的运动,还是云手的动作。
另一方面,协调性。协调性好,一定是聪明爱学之人容易做到。
不动脑筋,不肯钻研,一定是十年不出门的料,不会是在短时间内掌握运动规律的优秀的运动人才。
在这之上,还有个更高的原则,这就是尊师重道。
虽然我把从老师们那里学来的东西都扔掉之后才找到功夫,但仍建议想学功夫的人,且具备上述两个方面,一是意志坚强可以不怕苦地练功,二是思维敏捷可以迅速理解人体运动规律的人。
当你找到一个好老师并且他愿意教你的时候,一定要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
这样你才能减少走弯路的时间。
木匠干活“悟”形意劈拳
斧头砍木头的凌厉气势
李老师是个木匠,平时以做木工挣钱养家,但是早晚练功不辍。
一次李老师在干活,我就过去帮忙拿木料递工具,李老师跟我闲聊,说:
“做活亦如练拳,想做成啥家具,心里首先要有个谱。
下料要弹好墨线拉直,做弧度要用圆规画好。
这墨线和圆规就好像那‘八须二十四法’,这是自始至终的标杆。
你看这一块块的木头,不要只以为它们是块死木头,它们是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