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炜微微摇头,道:“没用的,我们和严嵩接触的时间不如杨廷和,我现在已经无权提拔严嵩,杨廷和对他更有用处。”
“不用请他了。”
朱厚炜摇摇头,除非下中旨提拔严嵩,但中旨斜封这些官职,在唐朝很多见,毕竟不是经过吏部和内阁造册的官吏,也不会被同僚承认,吏部不会造册那么户部就不会给他发同等官职该有的俸禄,俸禄只有内帑发。
这是朱厚炜和朱厚照能绕开内阁六部提拔官吏的唯一途径,不过即便他们能提拔,恐怕被提拔的人也不愿意升迁。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厚炜无法给严嵩带来任何提升,如果当初在翰林院的时候,朱厚炜那个时候权力还没有被大大限制,李东阳等内阁首辅和六部还是惧怕朱厚炜的。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不能就说文官们不再惧怕朱厚炜,只是他们现在接触朱厚炜的时间越来越短,限制了蔚王太多的权力,不必惧怕朱厚炜会动用任何违规的行政手段去收拾他们。
这是傅瀚带来的对朱厚炜的巨大影响。
陈玉叹口气,道:“如果焦阁老还在,该多好。”
朱厚炜点点头,也有点怀念焦阁老了,焦阁老在内阁,最起码朱厚炜就有代理人在朝廷中枢,做很多事都方便许多,也能第一时间了解内阁的动向。
但焦芳主动辞职后,现在朱厚炜在内阁已经没有了自己人,唯一在朝的人也只有眼前这三个,一个都察院,一个吏部,一个礼部,都不算高官。
“殿下,那严嵩就这么白白的让杨廷和掌控了?那您建设的报纸,将没有任何意义可言,最终只会沦落成赚钱的商贾子事。”
朱厚炜沉思了片刻,这才道:“且看看吧,毕竟还没到那一步,杨廷和在想什么,我现在有点捉摸不透,忠奸难分。”
“不过无论如何,事情也还没发展到那一步呢。”
“你们先回去办差吧,本王也要回王府了。”
“遵旨。”陈玉三人默默的折返回紫禁城,心里不由有些戚戚然,总感觉好像现在格局好像变了,但又没觉得变在什么地方。
……
内阁。
杨廷和回到内阁值庐,第一时间召见了严嵩。
“下官参见杨阁老。”
杨廷和嗯了一声,淡淡的道:“惟中,你掌内阁敕造,政务倒不算繁忙,现在又兼掌报刊司。”
“多少有些忙碌了些,俸禄上勿要担忧,本官会和吏部那边说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