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只要他一旦控制报纸,那这不就是在给杨廷和做嫁衣?
事情为什么开始朝这个方向发展了?
朱厚照深以为然的点头道:“杨阁老考虑周到,诸位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敢问阁老,此衙署应当叫什么?”
杨廷和不贪功,微笑道:“诸位才华横溢,可给出建议。”
礼科给事中道:“要么叫报刊司?”
“可!”
衙门的名字叫什么不重要,杨廷和也不在意,但下面的人会在意,谁知道报纸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那么谁给报刊的衙署命名,未来指不定还能在史料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于是几名给事中,六部的一些官吏们开始争相建议取名。
还是朱厚照一锤定音,避免大殿上的继续争吵,最后就直接钦定了报刊司这个衙署名字。
这场朝会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既然有了报刊司,那就需要安排官吏,这至关重要。
杨廷和建议道:“礼科给事中张堪可胜任报刊司首官。”
朱厚炜朝陈玉和张璁他们看去,自从焦芳不在内阁,他能用的人已经不多。
陈玉知晓蔚王对此任命不满意,立刻出列道:“张给事中既是监察官,又是报刊司首官,岂非可以随意掌控报刊司?”
“这不妥。”
他本就是监察官,若是在掌控报刊的事,那还了得?
“臣推荐考功员外郎张璁胜任。”
杨廷和摇摇头道:“考功司有本职工作,政务繁忙,报刊司每日都要审查,这会令他兼顾不过来。”
陈玉反驳道:“那按照杨阁老的意思,张给事中寻日就是无事了?”
杨廷和道:“本官并非这个意思,给事中政务毕竟不如吏部那么繁忙。”
朱厚炜一直在默默的观察着,现在朝中能反驳杨廷和的人已经不多,这不是个好现象,尤其在刘大夏和马文升相继离开六部之后,六部尚书竟无一人反对杨廷和。
他现在也无权参与国家政务问题,但此时还是违背规矩出列道:“皇兄,不若从翰林院挑选几名新科进士,让他们负责担任吧,一方面可以让他们观政学习,一方面也能让他们提前适应官场。”
朱厚照点点头:“嗯,这个建议倒是不错,你们也勿要争执了,就从翰林院择官吧。”
眼看着朱厚照即将退朝,朱厚炜忙不迭道:“不知诸位可有推举人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