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继续道:“我说你今晚怎么鬼鬼祟祟的去餐厅吃饭也食不知味,合着晚上跟杨甜真你俩早就商量好了?!”
“不是...”
“开门!赶紧,去叫人到你房间开会!咱们吃着火锅开着会!”
别说,德国佬的工作效率确实比意大利人要高上许多,周游记得那时候好像是次日早上才出来的评分...
后来他也打听了,人家那边上班是下午三点,到了点给自己整个咖啡整个甜点再开始工作,这效率能好了?
十五分钟之后。
圆圆一脸愤懑的盯着大快朵颐的周游,其他人倒不像他这么没心没肺,来的时候嘴上说着不在乎,可谁不想这部电影在柏林电影节上满载而归?
不说个人奖项,要是弄个金熊回去他们的身价咖位立马就会不一样。
而恰恰周游在这种电影节上没失过手...谁知道错过了这次机会之后下次跟周游合作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所以他们这会也没心思吃火锅,都在听着王福安念主竞赛单元的评分。
“咱们有人是第一次来参加柏林电影节,所以我就先讲一下这边的评分机制。他们的评分主体还是由一些国际上的权威媒体比如《每日荧幕》《好莱坞报道者》他们之中选定的资深影评人或者口碑较好的记者组成的。
电影节的场刊团队就是由长期参与各类电影节的资深影评人,他们会以独立的视角来点评每一部参加评选的作品。”
斯哈斯哈吃着火锅的周游听到这里补充道:“这个评分其实就是他们站在专业角度对于电影艺术性和叙事手法等等这些的评价,主要目的其实就是给过来参加电影节的观众一个观影指南,最终的奖项评选也不参考这个。
就比如说梁超伟老师是这次电影节的评委,虽然我们嘴上不说,但是他多少会对咱们这次来参加电影节的华语电影带着一点点的偏爱。
人之常情不可避免,但是场刊评分就不会受这个影响,因为评选结果跟这个无关,或者说关系不大,对吧王哥?”
闻言王福安笑着点头,顿了一下后见大家没什么问题后继续道:“那我接着说,这边的评分是四星制,代表从【乏味】到【杰出】。那我从高往低来吧。
最高的是《少年时代》3.7分,后面是《受难之路》也翻译成《基督之路》,3.6分,第三是开幕影片《布达佩斯大饭店》3.4分。《十字车站》3分,我们的《师傅》在第五,2.9分。”
本小章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