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夕,省工业大学的一位副校长亲自带队,一行数人来到开发区,与达迅集团举行隆重的签约仪式,共同组建汽车传动系统研发中心。
作为县政府的代表,我见证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签约仪式顺利完成后,我陪来宾共进了午餐。宴会结束后,我返回开发区管委会,走进了那间我许久没来的办公室。
平日里,我因县里公务繁忙,鲜少踏足这里。但办公室的小刘十分贴心,每天都会安排保洁阿姨前来打扫,使得这一方天地始终保持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这次活动,张卫国和刚到开发区管委会任职不久的肖玉波也一同参加了。他们二人随我走进办公室,我们三个人围坐在沙发上,尽管各自心怀心思,但面上都维持着客客气气,言语间透着官场上的客套。
张卫国脸上挂着那副人畜无害的招牌笑脸,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率先开口说:“关县长,达迅集团与省工大合作组建研发中心,这可是开发区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啊!这不仅为开发区向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是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企业技术研发所结出的硕果。您的远见卓识和大力推动,才促成了这一合作,实在令人钦佩!”他的话每一个字都带着恰到好处的恭维。
我摆了摆手,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这是大家齐心协力的成果,功劳属于每一个人。”
我又将目光转向肖玉波,关切地问道:“肖主任到开发区这段时间,工作还适应吗?”
肖玉波向来心高气傲,仗着佟亚洲这层关系,平日里没少给张卫国脸色看。但此刻在我面前,他立刻收起锋芒,身子微微前倾,语气恭敬:“关县长,虽然我以前没接触过开发区工作,但我一定加快学习进度,尽快进入角色。”他眼神中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显然不想在我面前露怯。
我赞许地点点头:“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学东西也快。开发区的未来,终究是要靠你们这些新鲜血液接过接力棒。”
这话刚落,张卫国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他下意识地挺直脊背,皮笑肉不笑地接话道:“年轻人确实是希望,但历练不足,还得慢慢来。眼下开发区的工作,还得靠关县长带出来的老同志们撑着场面。”他这话看似在强调经验,实则暗暗贬低肖玉波的能力。
肖玉波闻言,嘴角闪过一丝不屑,毫不示弱地反击:“张主任说得在理,好钢还需好磨刀石。我倒是盼着能多承担些重任,也让领导们看看,年轻人到底能不能扛得住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