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莲教背后势力,早做应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景炎眼眸深沉,不愧是三朝元老,倒是挺敏锐的,手指下意识地握紧扶手,良久,他缓缓起身,在书房内踱步,衣袂飘动,带起一室凝重气氛:
“诸卿所言,皆有道理。今社稷危在旦夕,朕意已决,即刻着兵部尚书统筹大军,五日内务必出征;户部全力筹措军需,不可延误战机;礼部抓紧落实教化之举,驱散愚昧阴霾;锦衣卫暗探,彻查背后阴谋。众卿务必同心协力,若有懈怠推诿,朕绝不轻饶!”
李景炎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红莲教此次叛乱,不仅是对朝廷的挑衅,更是对朕的江山社稷的威胁。朕决不允许任何人动摇大燕的根基,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剿灭叛军。同时,命各地官府加强巡查,凡有红莲圣教余党,一律严惩不贷。”
“臣等遵旨!”大臣们齐声高呼,声音仿若洪钟鸣响,震得屋瓦簌簌而动。
众臣面庞之上,凝重之色尽显,心底深处,透着一股决然之意。他们皆深知,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值此王朝末代,一场看似微不足道的叛乱,却仿若潜藏在暗处的汹涌暗流,随时可能在转瞬之间,由微末星火呈燎原之势,进而危及国之命脉。
回首往昔,历史长河之中这类事件屡见不鲜,即便最终得以平息,却也往往致使国家元气大伤,根基动摇。故而此刻,无人敢有半分轻视懈怠,皆严阵以待。
“臣等遵旨。”众臣齐声应道。
李景炎顿了顿,目光再次缓缓扫过众臣,神色冷峻,继而开口问道:“关于此出征剿灭闽州红莲教,领兵之人,诸位爱卿可有人选?”
话音刚落,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位老将率先出列,他身披重甲,虽须发皆白,却身姿挺拔,声若洪钟:“陛下,老臣以为,怀远将军赵兴武可担此重任。赵将军作战经验丰富,历经大小战事数十场,从无败绩。早年平西陲之乱,他率部深入险境,以少胜多,令敌军闻风丧胆。且其对朝廷忠心耿耿,必能不负圣望,一举荡平闽州红莲教。”
此言一出,不少大臣纷纷点头称是。
然而,话音未落,另一侧的一位文臣,却皱着眉头,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有异议。赵将军虽战功赫赫,但年事已高,如今闽州红莲教叛乱之地多为山林沼泽,地势险要,叛军又擅长游击之术,恐赵将军体力精力难以为继。臣举荐年轻将领林之羽,林将军熟读兵法,智勇双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