犄角旮旯招来那么多舞文弄墨的酸士子,我这好不容易花钱买来的学位,真是亏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越想越气,猛地一甩衣袖:“想我堂堂国子监,传承数百年,那可是为国选材的圣地,如今倒好,被那劳什子变法一搅和,经费被削减,师资也流失,快成了无人问津的破落户、摆设一般的存在,实在是可恶至极!”
他的眼神中满是不甘与愤怒,仿佛这场变法是一场灭顶之灾,正无情地吞噬着他的一切。
“哼,这变法分明就是祸国殃民之举!瞧瞧现在,朝堂之上尽是些阿谀奉承的奸臣当道,真正有风骨、懂治国安邦之道的能臣却被排挤在外。”他微微仰头,望向紫皇城的方向,目光中好似燃起熊熊斗志:
“值此危难之际,正是我国子监莘莘学子挺身而出、澄清宇内、报效国家之时。我等定要联合起来,追随恩帅,还有赵翰林、孙翰林、周翰林、吴翰林、郑翰林以及王翰林这几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之士,效仿古之贤士,在宫门前长跪不起,向那狗皇帝表明心迹:祖宗之法,万万不可变啊!”
卜锦程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往昔学过的史书典籍,“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当年绍兴帝不听劝谏,执意变更祖制,落得个什么下场?晚年众叛亲离,傀蛊之祸,政令不通,国力衰退,被后世诟病。难道如今这位儿皇帝,还想重蹈覆辙,让我大燕,这大好河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吗?”
他冷哼一声,加快了前行的脚步,似是要赶去与志同道合者商议那即将拉开帷幕的“宫门跪谏”大事,身影逐渐消失在街巷深处,只留下一路尚未消散的愤慨余韵。
——————
不远处的裁缝铺子也开了门,老板娘正坐在门口绣着花样,绣线在她指尖穿梭,勾勒出精美的图案。隔壁打铁铺里,火星四溅,铁匠师傅光着膀子,抡着大锤,叮叮当当地打造着农具。
“他婶子,忙着呢?”绸缎庄的老板娘扭着腰肢走过来,手里拿着块料子:您瞧瞧,我新进的这批绸缎,颜色正得很,给您店里做几件上等衣裳,指定能卖上好价钱。”
裁缝老板娘放下针线,接过料子摩挲着:“哟,这料子是不错,不过这价钱……您也知道,咱这一片儿虽说住的有几家富贵人家,但大多还是平头百姓,太贵了可卖不动。对了,说起这生意,您听说最近变法的事儿没?”
绸缎庄老板娘嘴角一勾:“我还能坑您不成?咱都老相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