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后来那个年轻人种植食用菌成了万元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柳琦鎏还从书刊广告栏看到SN县一家技术站推广日用品生产技术转让,他觉得是个不错的项目,就和四五个小伙伴商量了一下,然后三个人前去考察。
那是柳琦鎏第一次出远门,几百里的路程。他们坐上长途公交车沿着国道一路向东。1990年的初春,路上曾看到一大片的梨花白的,粉的,远远望去,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
到达SN县后,已经是旁晚,三个人找了个旅馆住下,那是个大通铺。上午来的时候一路上,阳光明媚,到了这里,突然挂起了大风,晚上下起了漫天大雪,旅馆掌柜的在屋里生起了炉火,倒也不冷。
第二天缩在被窝里,等到十点多钟,艳阳高照,白茫茫的雪开始融化,树上。屋檐上滴滴答答落下雪水。虽然太阳高挂,冷风吹得人浑身寒颤。三个人起床洗漱,吃了点饭,就去了那个技术站。
到了那里,他们发现所谓的技术站不过是几间破旧的屋子。里面的设备看起来陈旧不堪,工作人员也是寥寥无几。柳琦鎏心里顿时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负责接待的人向他们讲解日用品生产技术,说得天花乱坠,但却漏洞百出。柳琦鎏提出要看实际操作演示,那人支支吾吾半天。
这时,同行的一个小伙伴悄悄拉了拉柳琦鎏的衣角,小声说:“我感觉这像是骗局,咱们走吧。”柳琦鎏不甘心就这样白跑一趟,但仔细观察四周种种迹象,最终还是决定离开。
离开那个技术站,他们在车站等车的时候,顺嘴向旁人了解那个技术站的情况,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说他清楚那个技术站的情况,说那个技术站刚刚建立,主要业务就是推广技术,他们的技术都是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资料,换句话说,就是倒卖信息技术资料的。
倒卖信息技术资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兴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信息技术资料的“泛滥”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
? 技术发展与社会适应:在八十年代,信息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和适应需要一个过程。正如搜索结果中提到的,新媒体的发明和普及使用往往都有一个初期泛滥阶段,这是一个调试、调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能会经历信息过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找到平衡,学会如何更有效地筛选和处理信息。
? 信息爆炸与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