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说话间,太监进来禀报:"陛下,礼部尚书求见。"
萧承煜与苏锦绣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道:"宣。"
礼部尚书孙明德进入殿内,行礼后道:"陛下,老臣有要事禀告。太后已下令礼部准备祈福法会,名义上是为国祈福,实则暗藏玄机。"
"什么玄机?"萧承煜问道。
"太后意图在法会上公开质疑皇贵妃的出身,声称其有违祖制,不适合担任皇后之位。"孙明德忧心忡忡地说,"若在众目睽睽之下提出此事,恐怕会引起朝野震动。"
苏锦绣闻言,不慌不忙:"太后此举,恐怕是想借法会之机,挑起朝中争议,为亲王入京助势做铺垫。"
萧承煜眉头紧锁:"太后年事已高,怎能如此不顾大局?"
"陛下息怒。"苏锦绣劝道,"太后此举虽看似狠辣,但实则露出了破绽。我们完全可以将计就计。"
她转向孙明德:"孙尚书,我需要你做一件事。在法会筹备过程中,特意安排一批农业学院和医学院培养的人才参与。他们都是出身寒门,却凭借改革政策获得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孙明德恍然大悟:"娘娘是想借此展示改革成果,证明贵在有德有才,而非单纯看重出身?"
"正是。"苏锦绣点头,"太后若在法会上质疑我的出身,这些寒门学子的存在,就是最好的反驳。改革让天下英才有机会脱颖而出,这正是大衍朝最需要的气象。"
孙明德深以为然:"娘娘此计甚妙。微臣这就去安排。"
孙明德离去后,萧承煜不禁感叹:"你的政治手腕,越发娴熟了。"
苏锦绣微微一笑:"为了大衍的未来,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些手段不得不学。"
回到寝宫后,苏锦绣召集了心腹商议对策。除了王太医、周伯外,还有从农业学院和医学院选出的精英骨干。
"祭天大典在即,册后大礼也将随之而来。"苏锦绣沉声道,"太后和反对派显然不会坐视不管。接下来几日,将是最关键的时刻。"
周伯上前道:"根据密探回报,丽妃的余党已与江南盐帮取得联系,似乎准备在京城制造混乱,借机破坏册后大典。"
"这正合我意。"苏锦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早已在京城各处埋下暗桩。只要他们敢动手,就等于自投罗网。"
她转向农业学院的负责人:"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