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同时派遣农技专家前往指导。作为交换,邻国需提供大衍所需的丝绸、香料和矿产。
商议结束后,户部尚书留下来向苏锦绣汇报最新的国库情况。
"娘娘,今年的国库收入已超去年全年,且粮仓储备创历史新高。"户部尚书欣喜地报告,"按照目前的收入速度,明年国库收入有望再增三成!"
"粮仓情况如何?"苏锦绣最关心的还是粮食储备。
"回禀娘娘,各地粮仓储备充足,即使连续三年歉收,也足以保障全国百姓温饱。尤其是京畿地区的十座大型粮仓,储粮量达历史最高水平。"
苏锦绣满意地点点头:"粮食乃国之根本,粮仓充实,方能国泰民安。"
她随后询问了各地赈灾物资储备情况,户部尚书详细汇报了各省储备的衣物、药材、帐篷等救灾必需品的数量,以及紧急调配方案。
"娘娘放心,按照您的指示,我们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完善的物资储备网络。一旦有地方发生灾害,周边地区可在最短时间内调配物资支援。"
听完汇报,苏锦绣嘱咐道:"这些都很好,但切记不可松懈。要定期检查粮食储备的质量,防止虫蛀霉变;也要随时更新救灾物资,确保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户部尚书恭敬应下,退出了房间。
接下来几天,苏锦绣抽空微服私访了京城几个主要市场和民居区,想亲眼看看百姓的生活状况。
一大早,她便与巧儿换上普通妇人的装束,带着几名同样装扮的侍卫,悄然出了皇宫。
京城最大的北市集已是人头攒动。摊贩们吆喝着兜售自己的商品,买家们讨价还价,市集上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苏锦绣走到一个卖粮食的摊位前,随口问道:"大叔,今年粮价如何?"
摊主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憨厚地笑道:"比往年便宜多了!前几年闹饥荒,米价贵得吓人,寻常百姓家哪吃得起白米饭?如今好了,粮食充足,价格亲民,我家老小一日三餐都能吃上白米饭了!"
"这都是托皇贵妃娘娘的福啊!"旁边一位买粮的妇人插嘴道,"听说娘娘推广的新农法,让产量翻了好几番。我家男人也学着用了新法子种地,去年的收成比往年多了一半还多!"
摊主连连点头:"可不是嘛!我家侄儿在农业学院学了两年,回来后教了我们村好多新法子。现在全村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