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绣亲自前往京郊试验田察看情况。放眼望去,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农户们见到她,纷纷跪地行礼,感谢她带来的变化。
";多亏了娘娘的新法子,俺家今年的稻子比往年高出一大截,估摸着能多收三成!";一位老农激动地说道。
";可不是嘛!去年俺家收了五石米,今年保准能收八石!";另一位农户接口道,";有了这些余粮,孩子明年就能去县学读书了!";
听着农户们的话,苏锦绣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正是她推动改革的初衷——让百姓真正受益,改善他们的生活。
回到宫中,苏锦绣便着手规划下一步改革。轮作法和新品种只是第一步,还有灌溉技术、土壤改良、农具创新等一系列措施等待推广。她希望建立一个完整的农业科技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的落后面貌。
不久,秋收时节到来。全国各地陆续传来丰收喜讯,特别是采用新农法的地区,产量普遍比往年增加三到五成。一时间,朝野上下欢欣鼓舞,百姓称颂";农医圣女";的美名传遍大街小巷。
萧承煜特意召集大朝会,宣布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据户部统计,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比往年增加四成,创历史新高!这是我大衍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丰收!";
朝臣们听闻此言,无不欣喜万分,纷纷颂扬皇恩浩荡。萧承煜却摆摆手:";此乃皇贵妃之功。若非她引进新农法,推动改革,哪有今日之盛况?";
他转向一旁的苏锦绣:";爱妃为国为民,殚精竭虑,朕深感欣慰。即日起,朕命户部拨款一百万两,继续扩大农业改革规模,务求三年内使全国粮食产量再翻一番!";
苏锦绣恭敬叩首:";臣妾必不负陛下重托,定将农业改革进行到底!";
朝会结束后,苏锦绣立即安排人手,开始执行下一阶段的改革计划。她命令农业学院加快培养技术人才,确保每个县都有专业的农技指导员;命令研究院加紧研发新品种,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命令工部改进农具设计,提高生产效率。
与此同时,粮食储备制度也正式建立。全国各地陆续建成大型粮仓,按照统一标准储存和管理粮食。丰年储粮,灾年救济,这一制度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农业丰收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显着提升。据农部调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