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是真正有利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巧儿走上前来,小声道:";娘娘,奴婢听说,京城坊间已经开始传我们农院的神奇事迹了。说南方种下的抗旱稻不仅能抵抗干旱,还能增产丰收,都说这是神仙稻呢!";
苏锦绣微微一笑:";随他们怎么说吧。只要能帮助百姓度过旱灾,称呼不重要。";
";不过,";巧儿忧心忡忡地说,";也有人开始传娘娘是用异术变出的种子,说这违背天道,是大不敬。";
苏锦绣轻哼一声:";丽妃的手笔。";她并不担心这些谣言,";等季祭大典上,一切自会真相大白。";
随着季祭大典的临近,南方的旱情也如苏锦绣预测的那样,变得越发严重。很多地区已经超过一个月没有降雨,河流湖泊的水位明显下降,没有采取措施的农田已经出现大面积干枯现象。
相比之下,采用了农院技术的农田则依然郁郁葱葱,有的抗旱作物甚至已经开始收获,而周围的传统作物还在为存活而挣扎。这鲜明的对比让更多人开始相信苏锦绣的预测,也让保守派越发紧张。
在距离季祭大典还有两天时,礼部尚书亲自来到皇帝面前,请求取消苏锦绣与钦天监的对质。
";陛下,";礼部尚书面带忧色,";南方已经出现旱象,这正应了农院娘娘的预测。若在季祭大典上公开对质,钦天监若是预测错误,岂不是有损朝廷威信?";
萧承煜看穿了他的心思,淡淡地说:";爱卿的意思是,宁可让百姓遭受旱灾之苦,也要维护朝廷表面的威信?";
礼部尚书慌忙解释:";臣不敢如此妄言。只是...";
萧承煜挥手打断:";季祭大典上的对质不会取消。如今南方情况如何,朕心中有数。农院娘娘若真有先见之明,朕自会表彰;若有侥幸取巧,朕也不会轻饶。";
礼部尚书无奈,只得退下。
农院内,苏锦绣得知此事后,嘴角泛起一丝微笑:";太后和丽妃果然急了。";
巧儿不解地问:";娘娘,他们为何突然要取消对质?";
苏锦绣解释道:";因为他们发现,我的预测很可能是准确的。一旦在季祭大典上公开对质,钦天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