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道:";《周礼·地官》有云:';掌教民稼穑';,意为古代农官有责任教导百姓种植技术。农院所做的,正是恢复了这一古礼,怎能说是违背祖制?";
接着,她又拿出另一卷竹简:";《泛胜之书》是我大衍流传千年的农书,其中明确记载:';种有良莠,地有肥瘠,耕有精粗,收有多少。';先贤早已告诫我们要选择良种,精耕细作。农院推广的改良种子和新农法,正是遵循先贤教诲,有何不可?";
殿内官员面面相觑,没想到苏锦绣竟能如此引经据典,反将一军。
苏锦绣接着说道:";至于女子入学一事,自古有';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说,但也有';女子当识字,勤俭持家';的古训。农院允许女子学习农技和医术,目的是让她们能够更好地持家助农,救死扶伤,这又有何不妥?";
最后,她拿出一份厚厚的卷宗:";这是农院成立以来的成果报告,包括各地粮食增产数据、百姓增收情况以及饥荒减少的具体案例。仅去年一年,因粮食增产,我大衍便减少了三场可能发生的饥荒,救活了数十万百姓的性命。若因所谓的';祖制';而否定这些成果,臣妾不知是否真的合乎先祖';以民为本';的教诲?";
苏锦绣的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既尊重传统,又不失新意,令保守派官员一时语塞。
太后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怒色,正欲开口,苏锦绣却抢先道:";关于热症药物一事,臣妾也有话要说。";
她向殿门处微微颔首,王太医立刻带着几位病愈的患者走了进来。
";这些都是服用过热症药物而痊愈的患者,他们可以作证药物的安全性。";苏锦绣解释道,";此外,臣妾已经准备了详细的药方配制说明和临床案例记录,可供太医院查验。若有疑问,臣妾愿意亲自示范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太后见计划被破,脸色阴沉。她冷声道:";一面之词,难以取信。朕听闻那药方中含有乌头,乃是剧毒之物,岂可随意使用?";
苏锦绣不慌不忙:";太后明鉴。乌头确实有毒,但经过特殊炮制后,毒性大减,且药效显着。《神农本草经》中早有记载:';乌头,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诸痹痛,心下坚,胸中大寒,破积聚,寒热,或热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