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借钱还斛,那就是借了1000文就相当于借了40斗粮食,还的时候要还48斗粮食。
那么是怎么得到40这个数量的?
那是根据十年里丰粮年的最低粮价来计算的,那一年的粮价是25文/斗。
可是你还了48斗,万一当年的粮价又跌了,那么这边收到粮食换成的钱实际上就是20文/斗的960文而已,比起原来是有亏损的。
如果是收到40文/斗的1920文,那么就说明农民自己亏了。
漏洞就在这些地方了。
借斛还钱也和借钱还钱那样比较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借斛还斛也会出现借钱还斛的问题。
就算是大家可以自由选,也有别的问题凸显出来。
青苗法使得国家的货币更多的倾斜到农民身上,国家开始大量铸币,然后流向农民,农民又通过青苗法、免疫法把钱回归到国家的身上。
这样打破了农村的经济结构,使得分散的农村经济成为了国家财政汲取的从属地位。
但其实危机还没有那么快凸显出来。
“很多人批判青苗法,都是因为青苗法最开始的时候是自愿原则,但是到了后面竟然变成了一种强制性的,不少学者都把失败的原因归功于下层执行者的身上。”
“我们现在就来深入的讨论一下青苗法的组织治理模式,看看能不能给大家带来什么收获。”
秦敏才现在是越讲越觉得兴奋,尤其是进入了这一种专业领域之后,更是有一种讲high了的感觉。
不过他还是顾忌着不要讲太多自己的私货。
一说起组织治理结构,朱清谷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就想起了传某销,大概还是因为其中的组织架构太过于鲜明的缘故,所以印象深刻。
但其实有很多地方也都是有着很明显的组织治理结构的。
比如说上面院长发下来要收一个学生的信息,就让助理发群,到下面的辅导员这里,辅导员让班长来收,班长让各宿舍宿舍长来收。
秦敏才很详细的说了各个阶层,总结来说,就是中央决策层的宋神宗、司农司还有制置三司条例司;然后到中层,也就是地方监管层负责管理的提举常平司和负责监督的提点刑狱司;然后就是下层的州县执行层……
秦敏才从各个方面,比如说从行政发包制与控制权分配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上分析了一下为什么这个组织代理会失衡。
尤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