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是宋夏战争之后,宋朝为了输送大量的军费,不得不将更多的经济政策改为为军事服务的政策,由此也出现了很多的经济弊端。
如果不是在宋夏战争,宋夏关系缓和之后,逐渐修补、改变这些经济政策,使得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也许社会的撕裂会更加的明显。
……
鲁桡说的结语让下面的人也是起了一身的冷汗。
纵观几个朝代,基本上都是一场大战把整个王朝的良好气象终结,然后逐渐的由盛转衰。
比如说唐朝的安史之乱,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大宋现在就是宋夏战争。
就算大宋后面修补了,但也没有完全恢复到从前的状态,国力还是有所损失,而且国内的经济一团乱糟。
就可想而知了。
鲁桡的课不但没有为他们解开太多的疑惑,反而让下面的人敲响了警钟。
他没有给出太多的办法,就算是给出的办法也是站在后世人,后世的经济政策上去给出的,可这个时候的宋朝因为和后世合作,正处在经济浪潮的风口。
而且宋朝还有这么多人才,他们也不需要他给出什么经济政策,不需要鲁桡去指点江山。
所以鲁桡更多的就是引导性的告诉他们一些东西,提示他们重视一些地方和方向罢了。
看着下面的人略微思索的样子,他就知道他的目的达到了。
今天下午的课他愣是没有喝一口水,结束了之后就开始吨吨吨的喝着。
这里的人也陆陆续续的离开这里,鲁桡来到茅鹤轩他们这里,朱清谷在后面看到茅鹤轩他们浅浅的交谈着什么,但总体上是满意的。
后面的官员陆陆续续的离开这里,也有一些和她打招呼的,朱清谷含笑的点点头,等前面的路空了一点,朝着茅鹤轩他们去。
等朱清谷过来的时候,茅鹤轩也就剩下了一点事情要交代,不多,正好被朱清谷听到,无非也就是说在内容方面哪里可以横向拓展,哪里可以纵向拓展。
茅鹤轩就是寥寥几句而已,这些人也都有着丰富的讲课经验,不用赘述太多了。
等他们走出来之后,外面诸人还没有离开,朱元璋和李世民等人和朱清谷他们打了个招呼,才带着自己的几个臣子离开。
赵匡胤和赵炅他们还在。
“打一场仗实在是耗费颇多。”赵匡胤苦笑。
赵匡胤自己本来也是将领出身,怎么会不知道打仗需要什么,只是没有想到越是到了宋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