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而是需要发挥其作用,就像部落的均输院,里面还有几万枚铜币,这些铜币不用于物资交换、不用于流通,难道就为了满足熊洪的癖好?准备在他死后,跟随他一起埋到地下去?
熊洪干不了这个事情,而后世的知识和经验也告诉他,不管是物资还是铜币,只有流通起来,只有用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作用。
不管这个作用是改善族人的生活条件,还是用来提升生产力,只要用出去,这些东西就算发挥了它们的价值。
所以熊巫所认定的亏空,实际上并不存在。
“其实我们原本应该能赚的更多,”熊洪忍不住提了一嘴,让熊巫立马精神了,“主要是部落的工坊距离这些部落太远,不管是乘船还是车辆运输,都比较费时费力,毕竟我们部落从今年开始,运输队每次运送的任务,也要收取一些铜币了。”
熊巫虽然不是太理解,为什么自己部落的运输队运送物资,也要向自己部落的另一个工坊收取铜币,不过熊洪族长做出的决定,几乎都是正确的,而运输队收取费用的这两个月,据说已经积累了几万铜币,让很多工坊的负责人很是艳羡。
当然熊雨和熊欣拿着这些铜钱,并不是自己用了,而是按照熊洪的要求,更新车辆、招募车手。
他们不仅向熊木的明观院提供了五千铜币,用来研究轴承和减震装置,还花了两万铜币,找到木工坊,定制了十辆新式的马车,另外又给熊材的芦苇原送去了一万枚铜板,让他们帮忙驯化二十匹能够拉车的马匹。
“是啊,要是能够解决这些运输问题,我们的确能赚的更多,”熊巫在心里盘算了一下,部落生产的物资,其实成本并不高,哪怕卖给其他部落的价格翻了一倍,在其他部落看来也都是非常便宜了。
但就是运输的时间太长,变相的增加了成本。一匹麻布,在熊部落只要200铜,而运送到东边的白骨洞营地,就要400铜了。
第三个物资耗费的原因,其实就在于运输。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冷链设备,部落各种物资的存放也还没有后世的那么精细。这就导致在路上运送的时候,会有一部分损耗,虽然每次都不多,但累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比如运送食物,偶尔会碰到下雨天,如果没有做好防水工作,或者连日阴雨,食物就有可能变质,这种天气下,哪怕是腌好的咸肉,也容易出现霉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另外就是运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