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开出两个口子,用来浇铸铜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样一来,先从底部浇注口,沿着导流槽将铜汁倒进去,等到这一层满了,就迅速撤掉导流槽,用提前准备好的石棒堵住浇注口,再继续从更上面的浇注口进行浇铸。
一层层的浇铸,既可以让铜汁不会从那么高的高度浇下来,从而损坏里面的内芯,也能保证各层之间的溶液分布相对均匀,减少气泡和缝隙,提升铸造的成功率。
虽然在脱模后还需要再对各个浇注口进行修整,但这个事情就简单了很多,不像浇铸这么麻烦。
“族长,模具这边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浇铸。”
熊木和熊山共同来到熊洪身边,指着浇铸坑中,两米多高的一个“大土堆”,“浇铸时,头两锅铜汁先沿着坡道运下去,然后顺着导流槽注入进去,接着需要有人封堵底部的浇注口,剩下的三锅紧接着注入、再次封堵,预计要浇注十锅铜汁。”
“多准备一些,防止不够。”
为了保证浇铸一次性成功,虽然计算下来只需要十锅,熊洪还是决定多准备一些,防止到时候有哪里泄漏导致浇注不满的现象出现。
“准备好了,就开始熔化金属锭吧,记得,每锅的配比要保证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好的族长,我们已经提前将铜锭和锡锭的重量称好,基本上是每七斤铜锭,搭配上三斤锡锭。”
“嗯,这个比例很合适,就这样,开炉!”
熊洪一声令下,族人们便立刻行动起来,提前称好的铜锭和锡锭,被投入到已经预热过后的坩埚中,随后放置到火炉中予以加热。
透过炉子的观察小口,熊洪远远地观察了一下,在高温下,锡锭已经融化成一滩银白色的熔液,而铜锭也开始变红,缓缓地沉入熔液中。
滴漏过去了两刻,熊山观察了其中的一个炉子,看到里面的铜锭全部熔化完毕,大声喊道:
“开始搅拌!”
为了避免青铜熔液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正在熔炼的高炉是不可能让族人经常打开顶部的,这时候只能通过侧面的几个小孔,将特制的铁棍穿过去,快速地在坩埚里进行搅拌。
金属锭熔化成了液体,搅拌过后,里面含有的一些杂质漂浮在液体表面,被用特制的铁棍给清理了出来。
又过了一刻,熊山和熊木都觉得熔液已经混合均匀,便来到看着地坑里铜钟模范出神的熊洪身边,“族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