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共和总是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异化变质,很大程度的原因其实是在于没有一个熔断保护,一个妥协的机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些一开始在共和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的人或组织总会想方设法的将自己的权力永久化,这也一定会导致和后来新贵的利益冲突,并最终使得这所谓美好的共和往往都会以见血的暴力收场。
与之相反的则是阿妹在制定他们的共和时就相当聪敏的把权力分割,用三权分立的方式避免一个人拥有过大的权力,不能出现总统一句话改变宪法改变州法改变游戏规则的情况,并通过选举的常规化与连任限制避免单一一个独具魅力的个体拥有太长时间的权力。
这样一来即便是输掉了民选,因为权力的分散失败方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基本盘会在朝夕间全部输干净,避免了狗急跳墙的情况出现,并且还因为四年一届选举,选举之中还有两年一次的中期议会调整,使得比起代价甚大的暴力斗争,失败方还有着更划算的“和平”斗争方式,将斗争的烈度进行了极致的压缩。
但即便是有了这许多的限制,也并不是说阿妹的共和就完全高枕无忧了,因为一来柏拉图所叙述的那些民选的缺点阿妹依旧一个不留的全占了个遍,三权分立和定期选举并没有帮助阿妹的人民拥有识人的本领,仍然让这选举不断变得娱乐化与情绪化。并且也无法改变这种游戏规则下赢家可以周期性的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整体之上的高位者压迫问题。
并且在一些设计了根本矛盾的问题上,仍然会使得这个相比于古典民选,体制“弹性”已经变得极大了的民选共和陷入暴力流血冲突,比如南北战争。
以及后来六七十年代的“社会正义”思潮爆发,以及现在我们所能够看见的反油太。
对于这种无可调和的矛盾而言,新共和的弹性机制则只能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要么像是南北战争一样分裂,要么最终熔断,对底层人民做出让步。
而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再回过头去看阿妹的历史,就能够发现这其实就是一部反复“熔断”,反复“妥协”的历史。
能够发现这绵延二百余年的国祚其实并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稳固”,而是几乎每一段历史时期都存在有至少一个无可调和的巨大矛盾,只是这种弹性机制带来的缓冲空间,帮助阿妹几乎每一次都撑到了“熔断”与“妥协”的空间。除了南北战争真的爆了,并且南北战争那会其实还真是阿妹最危险的时期,如果当时嘤属加马达或者南边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