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暗下,银幕亮起。当第一个镜头出现时,江桃屏住了呼吸——特写镜头下,女主角指尖的绣花针闪着寒光,针尖穿过绸缎的瞬间,丝线展开成一片绚丽的江南烟雨。这个长达两分钟的刺绣长镜头,是徐克新特意为服装设计保留的视觉盛宴。
随着剧情推进,江桃设计的服装仿佛另一个无声的主角。少女时期的素雅襦裙,觉醒时的暗纹旗袍,革命时期的利落戎装,每一针每一线都在诉说角色的成长。当张毅饰演的男主角在雨中战斗,那件蓝印花布拼贴的戏服在雨水浸润下,金线刺绣如火焰般熠熠生辉,影院里响起一片惊叹。
片尾字幕滚动时,全场起立鼓掌。江桃正想悄悄离开,一束追光却突然打在她身上。
“请允许我特别感谢这部电影的无名英雄,”
徐克新导演在台上激动地说,“江桃老师和她的绣坊团队!是她们用针线绣出了这部电影的灵魂!”
镜头立刻转向错愕的江桃,她窘迫的样子被投映在影院巨大的银幕上。张毅快步走过来,绅士地伸出手:“江老师,请上台和大家见个面吧。”
在众人的掌声中,江桃被半推半就地请上了舞台。她站在聚光灯下,手指不自觉地摩挲衣角——这是她紧张时的小习惯。
“我……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
江桃的声音有些发抖,“这些服装是我们团队二十多位绣娘共同完成的,她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电影正式公映后,售票窗口排起长龙。当时电影票才三毛钱一张,但这部电影创造了连续一个月场场爆满的奇迹。南京路上的“甜蜜时光”店里,顾客们不再只讨论冰淇淋口味,更多人是为了看一眼“那个上报纸的绣娘老板”。
很快,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在BJ举行。电影获得九项提名,江桃入围最佳美术设计。这次她再也推脱不掉,只好跟着剧组北上。
颁奖当晚,会堂灯火辉煌。江桃穿着自己设计的改良旗袍——月白色缎面上绣着若隐若现的兰草,既端庄又不失时尚。
当颁奖人念出“江桃”时,她的大脑一片空白。
“快去啊!”顾有为在台下轻轻推她。
江桃机械地走上舞台,接过沉甸甸的奖杯。聚光灯刺得她睁不开眼,但她还是看清了台下顾有为骄傲的笑容和孩子们兴奋挥舞的小手。
“这个奖属于桃夭绣坊的每一位绣娘,”
江桃的声音渐渐稳定,“她们用针线讲述了中国故事。也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