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质量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好政策。”江桃的声音越来越稳,“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个体户的今天。我打算下个月在杨柳村建个小龙虾加工厂,预计能解决二十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台下掌声雷动。李局长带头站起来鼓掌:“江桃同志的经验很好!我们工商部门一定会全力支持这样的好项目!”
散会后,好几个记者围住江桃要求采访。更让她惊喜的是,农商银行的信贷主任主动找上门来,表示可以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她建厂。
回家的公交车上,江桃望着窗外飞速发展的城市景象,心里涌起无限感慨。
有了工商局的支持和银行的贷款,江桃的小龙虾加工厂项目进展神速。杨柳村的晒谷场边上,一栋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
开业当天,村里像过年一样热闹。老杨带着村民们敲锣打鼓,连乡长都亲自来剪彩。江桃穿着绣坊特制的工装,胸前别着大红花,在众人的注视下按下了蒸煮设备的启动按钮。
“咱们厂有三个原则!”江桃对着全厂二十多名工人大声说,“第一,质量要过硬;第二,卫生要达标;第三,乡亲们的利益要保障!”
工人们大多是本村妇女,她们穿着统一的白色工作服,戴着口罩和帽子,在崭新的操作台前忙碌着。清洗、蒸煮、调味、真空包装……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
江桃特意请来了市卫生局的技术员做指导,还让顾有为设计了科学的生产流程表。她自己则整天泡在车间里,手把手地教工人们掌握火候和配方。
第一批真空包装的“江记麻辣小龙虾”上市后,立刻引起了轰动。不仅夜市摊的销量翻了一番,连市里的几家大超市都主动找上门来要货。
一天晚上,江桃正在家里核算账目,顾有为兴冲冲地跑进来:“阿桃!刚接到外贸公司的电话,说是有日本客商看中了我们的产品,想谈出口!”
江桃手中的钢笔“啪嗒”掉在桌上。她愣了好一会儿,突然跳起来抱住丈夫:“我们的小龙虾要出国了!”
第二天,在工商局李局长的引荐下,江桃见到了日本贸易代表团的田中先生。这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在品尝过样品后,用生硬的中文连说了三个“好吃”。
“江女士,这种真空包装技术很先进。”田中通过翻译说,“在日本,这种即食水产会很受欢迎。我们想先订一个集装箱试试。”
签完合同回到家,江桃坐在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