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防蚊;
加强士兵卫生教育,要求饮用开水、不食生冷食物;
保护和净化营地水源,用明矾沉淀杂质等。
然而,另一种药物,青霉素的进展不太理想。
科研人员从霉变食物,如柑橘、面包表面刮取青绿色霉菌,用土豆-蔗糖培养基培养。
每天通入经棉花过滤的干净空气,发酵7天后,用活性炭吸附发酵液,再用醋酸洗脱。
洗脱液用乙醚萃取,浓缩后得到黄褐色青霉素粗品。
但再无法结晶提纯,只能用粗品直接治疗伤口感染。
虽效果显着,但处于实验阶段,且废品率高、产量低,亟待优化,还有部分患者出现过敏症状。
但即便如此,萧云骧仍欣喜若狂。
接着,他看了第二封丁拱辰的信。
信里汇报仿制德莱塞针发枪,已成功并投入量产。
但刚起步,生产规模小,年产量不过几千支,不足以替换西军现有的武器。
中克联合军火制造公司的火炮生产,也因同样原因产量上不去。
且要优先生产长江沿线堡垒要塞的要塞炮,陆军需要的75㎜行军炮和115㎜火炮的工期,要往后排了。
不过这些是成熟工艺,在预料之中,没给萧云骧带来太多兴奋感。
于是,他拿起笔回信。
给徐继畲的信中,他叮嘱注意保密,青蒿药片投产后,优先保证西军使用。
适量添加些不改变青蒿素治疗效果、对人体无害但误导性高的其他药物,防止被人逆向分析。
对相关人员给予物资和精神奖励,按西王府专利法,分配利润所得。
等第二军攻下滇省南部后,制药公司需派人,到热带雨林查看新药大量使用后的效果,以便改进。
给林绍璋的信,他告知多拨款项给军工局,扩大后膛枪炮的生产规模。
给丁拱辰的信,他说已给川省衙门去信加大拨款,让其扩大军工专业学校招生规模、扩大生产线。
同时提醒丁拱辰优化工序、节约成本。
萧云骧看信写信时,赵无忌闭目坐在椅子上,静静等待,仿佛融入空气,无声无息,连呼吸都难听到。
明明两人在房里,萧云骧却有独居一室的错觉。
萧云骧写完信,刚要招呼赵无忌,一直安静的赵无忌却睁开眼看来,似乎早知道萧云骧要唤他。
萧云骧奇怪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