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欢喜。
这王錱个性张扬、锋芒毕露,却是治军作战的一把好手。
原本时空中,他创建“老湘营”,练兵治军、指挥作战都颇有特色。
他以“忠义血性”为核心治军,要求士兵每日诵读《四书》《孝经》,通过义理训导激发精神力量,夜晚军营中“讽诵声与刁斗声相间”。
这种理念让他的部队成为“有主义的军队”,士兵作战时凝聚力极强,这是思想锤炼。
他制定《练勇刍言》,规范营制、号令、赏罚等制度,强调“练胆必先练心”。
采用铁瓦缚足练耐力、重械练臂力等极端训练方式,还独创《阵法新编》,要求士兵“静如山,动如水”,这是战斗技能训练。
内外兼修之下,“老湘营”的战斗力在相军中首屈一指。
更难得的是,他的军队纪律严明,自身廉洁治军。
他严禁扰民,规定“纵兵掠民者斩”,常亲自核查粮饷发放。
在郴州之战中,先头部队劫掠药店米店,王錱当众斩杀涉事军官,全军为之肃然,在相军中颇为另类。
他作战风格极为刚烈果敢,喜欢奇袭和机动作战,擅长以少胜多,这与甑涤生的相军区别甚大。
比如围剿何禄率领的天地会军的东安会战,他亲自率部突袭何禄主力,用“声东击西”战术分割敌军,配合刘长佑完成合围,最终在湘粤边境全歼何禄部。
又如羊楼司之战,他率孤军深入鄂省,因兵力悬殊败退岳州,仍死守空城三日,直到相军水师救援。
此役虽败,却展现出“宁死不退”的硬派风格。
战败后,他“发愤读书,研习兵法”,将部队重组为“五哨制”,强化火器配置与协同作战能力。
此后参与赣省战事,战术更趋稳健,实现“征战中再无败绩”。
茶陵之战中,他面对石达凯的优势兵力和精锐部队,首创“深沟高垒、昼夜轮袭”攻防兼备的战法,斩首三千余级,击退石达凯。
1857年,江西战场瘟疫流行,相军中“疾疫大作”,王錱染病去世,年仅32岁,失去了更大的展示舞台。
但其创建的“老湘营”,由部将张运兰、刘松山继承,成为左靖西帐下的核心力量,在平定陕甘辉乱中仍沿用“王氏阵法”。
因其作战理念、战法与甑涤生不同,又因他个性倔强激烈,不受甑所喜,所以开始在骆秉彰帐下效力,后归于左靖西的楚军。
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