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郭嵩焘、刘蓉和李元度这三位前甑涤生的幕僚,以及王鑫这位罗泽南弟子。
他们当时和张知洞一同去渝州军校培训,所以萧云骧有此一问。
张知洞回道:“大王,我们十天前就培训结业,来到了江城。”
“当时您正在赣省征战,曾长史问我们几人意愿,想不想在内政系统做事,我和李次青答应了。”
“因为我年龄太轻,曾长史让我留在他身边,协助处理公务。李次青则被派到湘省胡巡抚那边,任长德府知府。”
“而郭筠仙、刘孟容和王璞山,想等您回来,再做决定。”
萧云骧听罢,并不打算插手。
张知洞军事内政能力都不错,军事能力,则主要体现在战略布局和编练新军。
如原本时空中,1884年张知洞担任两广总督期间,提前筹备布局抗法战事,启用老将冯子材、黑旗军刘永福,取得镇南关大捷和临洮大捷。
甲午战争后,其编练的“自强军”成为新军典范。
鄂省新军第六镇,因大量吸纳思想开明的青年,后成为江城起义主力,直接导致了瞒青王朝的覆灭。
但相对于军事能力,其内政能力更为突出。
他是晚青洋务派的核心人物,主持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近代化工业项目。
其中,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奠定了华夏近代重工业基础。
初期因技术欠缺、资金不足等而困难重重,但靠他坚韧的意志和务实的作风,终于得以竣工投产。
他倡导的“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传统教育向现代化转型。
他开设广雅书院、两湖书院等新式学堂,并派遣大量留学生赴霓虹国学习,官费留学生数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培养了黄X、宋J仁等人才。
关键是他做官非常清廉。
经手的钱财以亿万计,却不括进私囊,甚至用个人俸禄充作公务费用,导致生活拮据,需典当度日。
这在同时代的封疆大吏中,简直凤毛麟角。特别是和与他齐名的李绍荃对比,更是云泥之别。
然而在这个位面,在如今名将如云的西军群体里,他的军事能力并不算突出。
反而他大力引进泰西技术、兴建实业的理念,与西王府高度契合,且再也不会如原时空一般,受青庭的掣肘。
让他到曾水源身边历练内政,更适合他的发展。
萧云骧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