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他神情激动,“只要将这两本书的内容在西军贯彻下去,我们就不惧任何对手。”
萧云骧拍掌叫好:“好,趁着大练兵,让各级参谋收集将士们的意见,改进、完善书中内容,定稿后作为全军训练标准。”
想了想,他又问:“前番我给您发的信,关于成立专门的社务、内政学校,您收到了吗,怎么看?”
左靖西回道:“收到了,这自然是好事,我不反对。”
萧云骧接着说:“我打算将渝州军校迁到江城,分成基层士官军官学校,和高级指挥学校,定期送对应军官去学习。”
“等军校规模扩大,能承接全军军官学习后,军官升迁必须通过军校学习和考核。”
左靖西点头认可:“我赞成,这很有必要。”
萧云骧看着左靖西,眼神带一丝幸灾乐祸:“先生,那么请您也尽快写书吧。部队将帅级军官都要写,等总参谋部审核通过后,当作军校教材。”
“而且我们这些领导,和优秀的各级军官,还有抽空去军校讲课。”
左靖西被萧云骧的眼神弄得很不爽,傲气顿生,直接回道:“写就写,岂能让你一个人独占风头。”
两人在柴桑城停留五日。
期间,左靖西将第七军的张秀眉师调到柴桑,与第一军换防。
第一军集结兵力,准备回江城驻防。
赵烈文根据左靖西批注,重新整理萧云骧写的书,这些都是应有之事,不必多提。
10月8日,赖汶光、李竹青、林凤翔、黄文金等人从马当要塞赶回。
萧云骧当即召集会议,宣布赣省由左靖西带领第六、七军接防,以及举行大练兵行动等事宜。
众人没太大意见,只是提到撰写军校教材时,林凤翔和黄文金这两个大老粗,明显慌乱起来。
“大王,别的好说,但要写书,这可不行啊。我黄家往上数四五代,就属我识字最多,还是在队伍里学的。”
“我也就能读读军报、下下军令,真要写书,我没那本事。”
身材魁梧、方脸虬髯、作战勇猛的黄文金,连忙大倒苦水。边上的林凤翔频频点头认同。
萧云骧颇为恨铁不成钢:“你们不是有参谋长和众多参谋吗?不会写就口述,把打仗的想法说出来,让他们帮忙整理润色。”
“还要经总参谋部筛选修改后,才决定能否当教材,你们慌什么?”
眼看黄文金还要辩解,萧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