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维护减少,建筑因长期疏于管理,以及各种天灾朽坏。
此时,明皇宫主体建筑,所有形制都在,只要加以维修,就能恢复。
二、明末清初:政权更迭与系统性破坏
南明时期(1644年)
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时,明皇宫已严重衰败,金銮殿、太庙等主体建筑荡然无存,仅能利用武英殿等残余建筑。
清朝初期
清军入关后,将南京故宫改为八旗驻防城,拆除大量宫殿建材用于修建满城和军事设施;
1699年:康熙下令拆取明皇宫琉璃瓦12万张、雕龙柱磉等构件,运至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建造九龙大殿。
此时明皇宫已经遭到破坏,但是基本形制还在,一些宫殿楼阁毁掉了,但如下大力气维修,大部可以恢复。
三、太平天国时期(1853-1864年):战争与掠夺
太平军定都南京
洪秀全为建造天王府,大规模拆毁明皇宫石料、砖瓦和木构件。明皇宫遭到毁灭性破坏,基本建筑被拆毁,只剩少量残砖断瓦。
湘军破城
1864年清军攻击南京时,湘军与太平军交战期间多次纵火,剩余建筑几乎焚毁殆尽。
至此,明皇宫彻底沦为遗迹,地面建筑消失殆尽,成了一块白地。
四、近代:城市开发与彻底湮灭
民国时期
1929年:为修建中山东路,明皇宫遗址被从中轴线一分为二,午门、西安门等遗迹被拆除;
1930年代:在遗址上修建明皇宫机场,进一步破坏地下柱基和残存建筑。
新中国初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居民区等建设占用原太庙、社稷坛等遗址区域,地面遗迹基本消失。
至此,明皇宫彻底消失,连遗迹只剩下极少部分。
--------
南京明皇宫占地101.25万平方米,北京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北京故宫就是以南京明皇宫为蓝本建造,但面积缩小约30万平方米。
虽然南京的明皇宫衰毁是一个长达500多年的渐进过程,但真正给明皇宫带来致命性破坏的,就是太平天国。
经历太平天国后,明皇宫彻底变成了一片白地。
同理,曾经的南京城标志——大报恩寺,也毁于太平天国的天京事变。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太平天国给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