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座巍峨的山峰,顽强地顶住了各方压力。他深知,此刻一旦放弃,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他不断地鼓励着大家,用坚定的话语和温暖的笑容,给大家加油打气。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六月底。然而,凶手却始终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没有再次作案。长时间的等待与一无所获,终于让张福田失去了信心,无奈之下,他只能将蹲守的人员全部撤了回来。
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失落,仿佛自己是一个打了败仗的将军。
此时,时间已经悄然来到了 1988 年的七月份,距离该系列案件的首案发生,已经足足过去了一年的时间。但警方在侦破案件方面,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专案组内部弥漫着明显的厌战情绪,大家的士气一度低落,仿佛陷入了一片黑暗的沼泽,看不到一丝希望。为此,张福田和董超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们不断地与干警们沟通交流,安抚大家的情绪,稳定了军心。
他们深知,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眼前的困难。在他们的努力下,大家又重新振作起来,开始了新一轮的排查工作。而这一次,排查的重点被放在了贺瑞忱身上!
将重点放在贺瑞忱身上,这一决策是刘也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来的。因为在这一串令人触目惊心的杀警大案中,贺瑞忱的情况显得极为特别。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是巴彦县的人。凶手在第一次和后三次作案时,都选择了呼兰县境内作为犯罪地点,唯独枪杀贺瑞忱这一案件,是发生在巴彦县。
巴彦县虽然离呼兰县不算太远,但贺瑞忱为人极为警惕,从作案难度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目标。因此,刘也推断,凶手如果不是和贺瑞忱有着深仇大恨,绝对不会冒着风险选择他作为作案对象。
刘也在做出这个决策时,内心也是充满了纠结与挣扎,他深知这一步棋的重要性,一旦走错,可能会让案件侦破再次陷入僵局。但他坚信,只要方向正确,就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这样一来,抛开其他四起案件是否能够串并案不谈,如果能从贺瑞忱的人际关系中捋出关键人物,就极有可能一举带破整个系列案件。
为此,呼兰县公安局和巴彦县公安局紧密配合,携手对贺瑞忱在巴彦县城、万发镇和呼兰县的所有社会关系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梳理工作。他们重点对贺瑞忱曾经承办过的案件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在这一过程中,共发现线索近百条。
然而,经过警方的层层调查核实,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