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至于所谓“外事处”嘛,则纯粹只是酬功而已。如今哭完了裕王脑子也清醒了,知道没有世子没有张太岳拼死拼活及时传信,今日的结局还很难预料。如今大局已定,当然要犒赏有功之臣。考虑到张太岳那年轻得实在过分的年纪(三十几岁!),在遗诏名单中单独排列实在过于惊人,所以干脆将外事处全部拉进起草小组,正好遮人耳目。
当然,这样一来,外事处的地位就未免大大加强,强得实在有些过头了……从高祖皇帝设立大学士咨政开始,到宣宗末年三杨当轴执政,内阁花了五十年才登堂入室,居中用事,定六部于一尊;而如今,外务处这个小小的临时机构才成立五年不到,居然也同样拥有了参预大事的权限!
一念及此,许阁老百感交集,真是莫辨滋味。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纵使如今心愿得偿,已然有了问鼎首辅的资格,但看一眼跪伏在众人之后,嫩得好似一把水葱的张太岳,许阁老仍旧大觉惆怅。
不过,现在是没有还价的余地了。许阁老垂下头来:
“臣遵旨。”
·
遗诏需要仔细斟酌,所以一干人等退入寝殿外的小小耳房,将主殿让给天家兄妹。现在,先帝的子女要擦干悲痛欲绝的眼泪,开始商议如何保住这天下独一份的家业了——这是朱家自己的家事,外人当然不方便旁听。
寝殿的耳房是飞玄真君修道的密室,精致华美之至;因为事出突然,各种装饰来不及撤去,还能看到屏风后供奉着的三座煊赫神牌,依旧是金雕玉饰,龙飞凤舞,恭敬陈列着飞玄真君万寿帝君清妙帝君三个神号,极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只不过想一想如今还躺在隔壁的大行皇帝,诸位重臣也只有默然垂头不语;如若环视四面的香炉叶冠,再稍稍回忆当初侍奉先帝恭撰青词、服用丹药的光辉岁月,那尴尬诡异之情,大概就要油然而生了。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呜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