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周期性的吧?佛山发现的两次疫情之所以能快速被扑灭,是因为黑死病发作得太快、太猛、死亡率太高了。被感染了病症的商人在五六天内就死了个干干净净,随身的货物也被一把火烧掉,根本没有时间将瘟疫扩散出去。但如果病症发作的时间拖得稍微长一点,能够拖到病人弃船上岸,将货物贩卖出去……”
儒望目瞪口呆,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如果仅仅只是“假设”,那其实也无伤大雅;但最为微妙骇人的,却是假设与现实之间若有似无的对应——穆国公世子不懂欧罗巴的历史,他却颇知一二:在十三至十四世纪的“大瘟疫”时代,黑死病也不是无日无夜反复纠缠了近百年,而是表现出了相当的周期性;总的来说,在每一次大爆发之后,黑死病总会偃旗息鼓,暂停大概二十年之久,然后才掀起下一次大爆发继续屠杀;这种性质令医学家迷惑不解,甚至认为瘟疫是在“积蓄力量”,预备更大规模的杀戮。
如果以这个观点来看待吕宋岛上的疫情,那在反复积蓄力量之后,从岛上放出来的又会是什么大爹呢?
儒望倒吸了一口凉气。
恐惧总能让大脑格外清醒,在踌躇片刻以后,儒望低声说了一句:
“……我曾经听人说过,这几年以来,西班牙本土上也有过黑死病的迹象。”
当然,这种听说的可信度一般是很低的,可是现在……
“那也不奇怪,是吧。”世子叹了口气:“所以恕我直言,西班牙人统治吕宋、统治南洋,乃至统治殖民地的方式,简直可以称得上对全世界犯罪。”
热带本来就是瘟疫频发、病原体多不胜数的地方,大量的病菌彼此杂交,再再吕宋马尼拉那种近似于垃圾堆的培养皿里迅速增殖、反复进化,几乎永远不可消灭……这样一套操作下来,那肯定能养出某种横扫全世界的蛊王。
当然,现在养蛊的也不止是西班牙人一个,往来经商的泰西商人基本都是大号病毒培养皿,而且传播效果相当惊人;若以史实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