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都已经能猜出当今皇帝的心思。但这样重大之至的事体,就仿佛是享用盛大的佳肴,在开席前总要千百般的烘托气氛、渲染重点。这一回同样如此, 在穆国公世子千里返京之后,飞玄真君万寿帝君居然没有急着审查通倭的大案,, 而是径直传旨礼部, 预备车驾仪注,以槛送到京的倭寇魁首献俘太庙, 自己亲自到高祖太宗面前酹酒行礼, 上告此国朝百年未有之武功,祭词不无炫耀之意, 也的确有此炫耀的本钱——从此时上数百年,由堡宗叫门以降四五位皇帝,当今飞玄真君的平倭灭国之功的确是一等一的煊赫张扬, 足以傲视先祖了。
……哎,百余年才憋出一个平倭之功,其实说起来也很是悲哀。
但飞玄真君是肯定不感到悲哀的。祭祀太庙后皇帝还不满足, 觉得这点仪式不足以彰显他浩荡盛大的喜悦;于是两日之后, 皇帝又遣穆国公世子等勋贵祭祀京郊太宗长陵及诸帝帝陵,命礼部等行文湖北,让当地宗室到兴献皇帝及皇后的墓前磕大头, 将此不朽之功业与亲爹亲娘分享, 再到凤阳上告朱家宗祠,勒石记功云云。
一月之间, 祭祀百端惊动四方,真恨不能将此平倭之功由上到下足一通传, 直到连老朱家不识字的祖宗都通知到为止。而即使如此,飞玄真君仍旧不能满足;直至此时,他才终于理解了当年孝武皇帝大兴祭祀巡幸名山的心境——一个平倭之功就已经这么爽了;要是真君再能北定蒙古南讨诸蛮西定泰西,创立如武皇帝一般的功业,那他也巴不得能一一昭告名山大川,叫普天下一切神灵都共享此浩大功业的殷切快意,将他飞玄真君万寿帝君的仙名永铭青史,从此与天地同寿云云。
说白了,也就是真君炼丹嗑药脑袋还被反贼敲了一棒,眼下实在是没有精力四处蹦跶了;要不然人家处心积虑,说不定也不嫌弃宋真宗的污名,还打算着要到泰山顶去逛一逛呢。
当然,如此盛大的典礼并不仅仅是为了皇帝自己爽(虽然爽是主要原因),在祭祀了一圈充分满足虚荣心以后,至尊还要借此郑重的仪式给某些关键的政治问题做定性;他特意颁下诏书,从国朝定鼎之初一一论述,开始列举倭人种种悖逆不法的举止——高皇帝时倭国幕府擅杀中国使者;太宗皇帝时倭人书信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