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太常;建安十年(205年),被罢免。
建安十一年(206年),以恩泽而被封侯的人皆被剥夺爵位。杨彪见汉室将衰,于是诈称脚抽筋退居不出。
延康元年(220年),魏王曹操去世,太子曹丕即王位,想让杨彪出任魏王国的太尉,派近臣宣旨。
杨彪说:“我杨彪昔日担任过汉朝的三公,遭遇乱世而不能对国家有所补益,现在年老多病,如果再为魏国之臣,于义毫无关系,对国家选举也没什么可光荣的。”
因而坚决推辞,曹丕遵从他的意志。
魏黄初二年(221年)十月,魏帝曹丕拜杨彪为光禄大夫(《续汉书》则称杨彪拜光禄大夫在黄初四年)。
公卿月首来朝,曹丕待杨彪以客礼,并下诏:“先代帝王赏赐几杖,是为了礼崇元老。当年孔光、卓茂都因淑德高年,受此嘉赐。您是故汉的宰辅之臣,祖上世着名节,今已年过七十,仍无出格之举,可谓老成之人,应加异宠以彰其旧德。现在赐给您延年杖及冯几,以后谒请之日,可拄延年杖入朝,并可戴鹿皮冠。”
杨彪辞让,曹丕不听,但杨彪还是只穿着布单衣和皮弁入见。
数年后,有鹈鹕聚集于灵芝池中,下诏公卿举荐有独特行为、操守的君子。司空王朗举荐杨彪,还称病想把位置让给杨彪。曹丕于是置官吏士兵来护卫杨彪,位次于三公,但并没有同意王朗让位。
黄初六年(225年),杨彪去世于家中,享年八十四岁。
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杨修像杨修为人好学,有俊才,建安年间被举孝廉,除郎中。二十五岁时,因名公子有才能,为曹操所器重。后担任曹操丞相府的主簿。
又《世说新语·捷悟篇》载四则杨修展才之事,他的才华曹操亦曾自叹不如。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益州牧刘璋令别驾张松出使拜见曹操。当
时曹操已经平定荆州,不愿礼待张松,而杨修非常器重张松,劝曹操辟用他,曹操不纳。
杨修又把曹操撰写的兵书给张松看,张松饮宴之间一看便能背诵,杨修因此更加看重他。
杨修为主簿时,曹操军国多事,杨修负责内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自曹丕已下,争相与杨修交好。
曹操第三子曹植也与杨修交好,两人多次以书信往来。
建安后期,杨修与丁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