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芹组织起“铁娘子队”,两人一组抬着箩筐运送草灰肥。
有个小媳妇肚子已经显怀,却仍坚持扛着扁担来回奔波。
最热闹的要数孩子们。
周秀兰领着“红领巾小队”,每人腰间别着个布口袋,专门捡地里的碎石块。
他们像一群小麻雀,叽叽喳喳地比着谁捡得多。
晌午时分,林川带着人来送饭。
眼前的景象让他怔住了。
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坡,此刻已经被翻垦成整齐的田垄。
新翻的泥土在阳光下泛着油光,远远望去像一幅巨大的棋盘。
“了不得!”陈和平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烟袋锅子都忘了抽,“半天功夫就开了二十亩?”
刘三炮笑着指向山坡:“看那边。”
只见李满仓正带着人往地里施一种黑乎乎的肥料,气味刺鼻却不见苍蝇靠近。
“这是大伙改良的三合土。”他得意地抹了把汗,“煤渣、草木灰加粪水,发酵七天,肥力抵得上普通粪肥好几倍!”
傍晚收工时,晒谷场边的黑板上已经写满了工分记录。
让人意外的是,垦荒最多的竟然是妇女队。
她们用巧劲专挑草根少的区域开荒,效率比蛮干的汉子们还高。
……
公社大院的土墙前,人头攒动。
一张大红纸贴得老高,墨汁淋漓的“挑战书”三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扎眼。
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前排的踮着脚,后排的伸着脖子,再后面的干脆踩着砖头、攀着树干,活像一群争食的麻雀。
“哎哟喂!这红纸上写的啥啊?”王婆子踮着小脚,眯着昏花的老眼往墙上瞅,“哪个识字的给念念?”
她这一嗓子,引得周围几个不识字的老太太都跟着附和:“就是就是,张会计呢?快给咱们念念!”
张会计正蹲在墙根底下抽旱烟,闻言慢悠悠站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土:“来了来了,都让让!”
他扶了扶滑到鼻尖的老花镜,清了清嗓子:“《上官屯生产队关于红薯种植的挑战书》……”
“啥?啥书?”李老汉耳朵有点背,把手拢在耳边大声问。
“挑战书!”张会计提高嗓门,“就是上官屯要比赛种红薯!”
“比啥?比谁种的红薯大?”王婆子插嘴。
“别打岔!”张会计瞪了她一眼,继续念道:“为响应中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