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讨好,倘若一件事能为自身或者后代获得长远利益呢?
\n
景德帝有些心动,因为他在位期间杀了一些古板的老东西,民间对他的风评一向不好,若是能通过这件事扭转民间的风评,他的皇位岂不是更为牢固?
\n
“得进民间生祠庙宇,是多大的殊荣,若有人借此藏匿私心,鼓动百姓偏听偏信,拉动民心,那他不是更容易谋反?”
\n
杨锦帆回眸,暗骂一句:死老登!
\n
都火烧屁股了,还想着人家会不会谋反呢!
\n
若这件事处理不好,百姓就是第一个反!
\n
“那就看那人对这件事的慷慨程度了,毕竟拿的钱越多,庙宇里的神位就越靠前,您想查谁有没有谋反之心,不是轻而易举吗?”
\n
景德帝沉默,似在思考事情的可行性。
\n
“甚好,疏通河道之后呢?”
\n
“冀州是平原地带,农田灌溉需要大量用水。可以从河流的中游部分修建引渠,直接将水引到农田里,既能解决汛期涨水问题,又能解决农田用水问题,还能节省力气,一举三得。”
\n
“也可以在中游上方修建调节水位的水利工程,控制水量,可以调节下游的用水需求。”
\n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n
既能解决灾情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力,朝廷真的太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了。
\n
“昭华郡主,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朕不知道的?”
\n
景德帝冷不丁将杨锦帆从上到下打量一番,最后目光停留在她锁骨上的一抹深粉上,内心控制不住的激动。
\n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