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鉴,正是蒸汽快船。此船用燃煤烧水,以滚烫水气驱动桨叶推进,是以被海汉命名为蒸汽船。不过这种船建造不易,运行成本也高,即便是放在海汉,也得算是个稀罕物了。海汉动用此船送信到九江,想必内容一定是十分紧要,所以卑职不敢耽搁,取信之后立刻赶回来了。”
下属并不知道这信的内容,只是从这船的特殊性能推测,所送的这封信一定有特别的内容。
但卢从善听完他的说明后,却是生出了另外的想法。
岳仕宗在信中表现的语气并不急切,但却用了这么一艘特殊的快船,日夜兼程全速将信送来九江,这种不计成本的安排显然不是那么合理。
而卢从善的理解,这或许是岳仕宗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自己展示肌肉——能让海汉军出动快船为他送信,这可不是普通人物所能享受的待遇。
看起来岳仕宗在杭州的影响力,似乎是远远超出了他的外交官身份。
至于岳仕宗如何赢得了这样待遇,是不是与海汉有着某种程度的秘密勾连,卢从善并不是特别在意。毕竟他自己也在参与跨国贸易活动,说起来底子也不是那么干净。
卢从善真正看重的,是岳仕宗竟然有能力让海汉军帮这种忙,假如今后自己的航运生意在海汉境内出了什么问题,是不是也能通过岳仕宗的关系加以解决?
还有那些九江商船目前尚不便去到的区域,岳仕宗或许也会有办法打通关节,提供一些特殊的方便。
这个判断让卢从善兴奋不已,如果岳仕宗真能提供这样的助力,那么由此所能创造出的收益,显然会远远大于卢从善将要送给岳仕宗个人的好处。
即便这种设想行不通,能与岳仕宗建立起稳定的联系,也不失为一种收获。毕竟岳仕宗常年都在海汉京城,能够时常接触到海汉高层,只消每年给九江府这边来上一两次“仙人指路”,就能从贸易活动中赚取大量收益了。
卢从善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当即让人准备笔墨纸砚,开始给岳仕宗写回信。
他在回信中并未详细提及岳仕宗所要求的贸易信息,倒是仔细回忆了两人早年间在翰林院的同窗岁月。
虽然当时并没有建立起多深的交情,但在卢从善的笔下,两人却成了无话不谈的挚交好友。
攀过交情后,卢从善便表示九江杭州相隔虽远,但不应成为两人中断联系的原因,今后应多多联络才是。
末了卢从善提到会随信奉上江西特产若干,请岳仕宗笑纳。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