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座师,是大明参加科举的读书人对乡试、会试主考官的尊称。一些主考官会趁着主持考试的机会,将自己看好的青年才俊纳入门下为徒,并且为其入仕提供方便和庇护,由此也就产生了以师徒关系为名的朋党现象。
岳仕宗参加会试的时间距今已经有十几年了,所以安全部在搜集岳仕宗的个人资料时,并未留意到当时主持会试的主考官是谁,曲胜峰也是此时才知晓还有这么一回事。
而这条情报的来源,却是石成武在偶然间得到的。
某位叛逃到南京的大明官员,向石成武提供了江西官场的诸多资料,其中一条有关江西左布政使赵明宇的信息,引起了石成武的关注。
这位左布政使的履历里,曾以翰林院学士的身份主持过崇祯二十年的会试,而当年在他手下录取的学子中,有十多人被他收为门生,其中就有岳仕宗的名字在内。
石成武对这个名字当然不陌生,他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确认了这并非重名巧合,此人正是现今在杭州当大明驻海汉大使的礼部郎中岳仕宗。
岳仕宗与赵明宇的私交如何,石成武暂时无法得知,但他知道安全部一直在做策反岳仕宗的工作。这层师徒关系若能加以利用,或许会对他正在策划的行动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
石成武已不满足于在南京当个驻军司令,他希望能够主导对大明的下一轮扩张行动,并且明确要以长江流域为主要方向。而位于长江上游的江西,便是首当其冲的目标了。
所以前些天回到杭州省亲的石成武,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刚刚从海外考察归来的石迪文,请他在杭州这边加紧对岳仕宗的策反。
石迪文虽然觉得儿子的谋划有些激进,且南京官场上的磨合尚未到位,如今并不是发起新一轮扩张行动的好时机,但此事涉及石成武的未来发展,他这个当爹的还是要尽力为儿子把路铺好。
石迪文向曲胜峰下达命令的时候,并未详细解释其中原由,这也是为了避免万一策反岳仕宗失败,不至于会让石成武的计划有泄漏出去的风险。
直到此时曲胜峰汇报的情况,表明策反岳仕宗的特别行动仅差最后一步了,石迪文这才把其中原由告知了曲胜峰。
曲胜峰听罢,心中暗暗感叹上司操作的棋盘之大,简直超乎自己想象。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部门在搜集情报时仍有疏漏,并没有将岳仕宗的人脉关系彻底调查清楚。
石迪文虽未就此发起责问,曲胜峰却不能不把这当回事,好在他将岳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