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燃煤和金属矿产的供应问题,那么今后就可安排一部分重工业在这个地区落地生根了。
只要有了工业产出,海汉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力也会水涨船高,甚至有可能远远超过军事行动带来的效果。
高桥南很快就从城内外搜刮了数十匹骆驼,临时组建了一支驼队。不过这支驼队并不是骑乘所用,而是充当后勤运输,高桥南可不会放心将上司的安全交到外人手中,就算是驼队也必须以自家的为首选。
特战师自从在伏波港落脚以来,便逐步开始组建了自家的驼队,以便于将运抵伏波港的各种商品运输出去。而这次出征苏哈尔港,也特地用两艘运兵船运来了百匹骆驼,提前做好了进入内陆的准备。
再加上联军的两百骑兵,进入内陆应当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唯一无法确定的安全因素,大概就只有沙漠中随时会变化的气候了。
苏哈尔部族辖区内的铜矿和煤矿的位置,近几个月已经被希胡派来的探子摸了个清楚,所以前往矿区甚至都不需要本地的向导。
离开海岸线十多里之后,视野中便几乎见不到绿色了,取而代之的是漫无边际的荒漠和沙丘。地面上偶尔能见到一些干枯的河床痕迹,据说这些河流仅会在降雨频繁的年份出现,但只要几个月不下雨,它们便会在无声无息中消失。
往内陆行进四五十里后,就已来到了山区的边缘,而苏哈尔部族经营的矿场,便是在这个区域内。
虽说这里距离海边港口也不算太远,但苏哈尔人显然并不善于基建,运输煤炭和矿石的道路仅仅只是稍加平整的沙土路,而运输手段就是骡马拉动的大车。
再看所谓的矿场,也仅仅就是几个一丈方圆的矿洞,用绳索绞盘将矿洞深处挖掘的矿石和土石一并装运出来。
像这样原始的采掘和运输方式,效率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钱天敦也是亲眼看过之后,方知苏哈尔人以前所言非虚,他们卖给伏波港的煤炭量总是供不应求,并不是为了囤货涨价,而是实在产能受限,根本没法保证更大的供应量。
而这都已经是伏波港开始大手笔收购煤炭后,苏哈尔人扩大产能的结果了,在此之前的产量据说更低,仅能满足本地人日常生活所需。
负责矿产勘探开发的田叶友虽未亲至,但他也派了两个徒弟过来,实地勘察这里的矿脉是否有大规模开采的价值。
“苏哈尔人根本不懂得这些矿产的价值,守着聚宝盆而不自知啊!”
钱天敦从一处矿洞出来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