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希胡背后还有为其撑腰的人。
至于这靠山是谁,那倒不难猜测,毕竟希胡与海汉走得近也不是什么新闻了,最有可能与希胡结盟的似乎也只有海汉一家。
而苏哈尔部族与海汉的关系还算相处得不错,或许应该派人前往伏波港,打探更确切的消息。
但可惜注意到这一点的人在苏哈尔内部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人微言轻说了也没人听,结果最后还是拒绝了希胡的要求。
苏哈尔部族的反应并未出乎钱天敦的预料,甚至连部队都已提前就位。希胡国的信使前脚刚离开苏尔哈港,海汉与希胡的联军后脚就到了。
对于这场讨伐毫无准备的苏哈尔人,几乎还没来得及组织抵抗,便已被远道而来的希胡军登陆占领了港口。
四艘运兵船迅速靠港,船上推出数条跳板搭到岸边,接着数百名手持火枪的士兵以极快的速度转移上岸,很快就控制住了港口的进出路口和高点。
极少数试图反抗的苏哈尔武士,仅仅一个照面就被对方的火枪给放倒了。这也让其他人迅速冷静下来,意识到这些黑布遮面的希胡兵可并不是什么善茬。
有希胡士兵不断大声呼喊,要求苏哈尔人不要进行任何形式的抵抗,否则格杀勿论,还将牵连到家人。这种劝降方式虽然简单粗暴,但却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让很多原本还有反抗意图的苏哈尔人瞬间失去了勇气。
港口的枪声很快传到了与之相邻的苏哈尔城,守卫赶紧关闭了城门,以延缓敌军的攻势。
但特战师所属的运煤船已经多次来过这里,对苏哈尔城内外的情况也早已摸透,心知这地方根本没有像样的城防工事,更没有驻扎成建制的武装部队,关闭城门只不过是象征性的抵抗手段罢了。
被吊装上岸的几门重炮很快就由数匹驮马牵引至城外,在城墙上数百人的围观下,炮兵不慌不忙地选定合适的炮位,挖好驻锄坑,将火炮拖进炮位固定,装填弹药,瞄准城门,然后开炮将其轰了个稀碎。
轰开城门之后,希胡军才开始进行正式劝降。守方几乎没有什么抵抗能力,攻方的武力展示做到这个程度,想必应该是够了。
有人举着铁皮喇叭开始对城内喊话,亮明了身份,并要求苏哈尔部族的上层人物立即出城投降,以避免产生更大的伤亡。
直到这个时候,城内的人才知道举兵来攻打这里的,正是刚刚才被赶走使者的希胡国。
没有人知道希胡什么时候拥有了这样一支装备了火枪火炮的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