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孙仁勋虽然走得极为缓慢,但如果你仔细去看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沉稳有力,甚至步距都分毫不差,待孙仁勋走到中央后,规规矩矩行完礼方才缓缓开口:
“陛下,老臣认为,三位大人所言有理有据。以三位殿下的才能,无论哪一位担任此次殿试的统筹,都有能力完成,无非就是在细节上,不同殿下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若是三位殿下能通力合作,优势互补,那才是我大燕之福啊。”
站在一旁的田峰宇见缝插针地说:
“既然要三位殿下通力合作,那么请问首辅大人,若遇事不决应当以谁为尊?”
张辰宏听后暗自好笑,这田峰宇还真直接,他那点小心思谁人不知,自古长幼有序,遇事不决自然是要听老大的。
不等首都孙仁勋回话,礼部尚书李永荣气定神闲地说:
“按照礼法,长幼有序,以长者为尊,但是恩科殿试一直都是礼部主持,所以,遇事不决,当以礼部为首。还望田大人不要将朝廷的国政与家族长幼混为一谈,太祖遗训,立贤不立长!”
宁尚书的一句话,把辽王和宁王彻底惹毛了,太祖是说过立贤不立长,可你哪只眼睛看出我们不够贤能了,此时的辽王正如热锅上的蚂蚁,因为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出发,都没有他参与的理由,就算能参与进殿试来,他也不可能争取到决策权,所以,此时的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的外公身上,正拼命地向内阁首辅挤眼色。
内阁首辅孙仁勋对宁王的举动不置可否,装作没看见,依旧弯着腰,低着头,面向天运帝。
此时的朝堂,热火朝天,可站在靠前的大臣个个心知肚明,朝堂看似吵成一团,谁也不让谁,实际上就是在打太极,拖时间,看看那个不开眼的替死鬼站出来,把他们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说出来。
终于,一位身穿蓝色官服的官员站了出来。
站在朝堂靠前的诸位大臣用眼角的余光看向站出的英雄,当宁王看到站出来的乃是一名吏部官员时,双眼紧闭,紧皱着眉头,后槽牙都快被自己咬碎了,而内阁的几位老狐狸尤其是吏部尚书杨学嵩则是气不打一处来,看来今天倒霉的是他们吏部了。
站出来的吏部官员深深地向天运帝行了一礼高声道:
“启禀陛下,按照礼法,主持殿试的乃是陛下,而统筹兼顾殿试一切事宜的乃是太子与礼部。如今造成今日之局面的所有原因归根结底依旧是我朝至今仍未立太子,还望陛下早日确定太子人选,以正国本。”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