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势如破竹,登陆作战仅仅25天之后,便全面占领了马尼拉。入城式上,本间雅晴的佩刀突然从刀鞘滑落,插入地面时发出的金属颤音竟与潜艇钢缆断裂的声纹一致。市政厅广场的喷泉水突然变成铁锈色,化验报告显示含有与"萤火虫"潜艇耐压壳相同的锰铜合金成分,而此刻华盛顿档案室的余烬中,最后一片未燃尽的纸片上正浮现出相同的分子式。
日本将美军撤退视为自认失败之举。东京广播电台播放捷报时,新加坡的英军监听站收到诡异干扰——每个日语词汇后面都跟着微弱的摩尔斯电码,破译后是连续376遍的"SOS"。而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段电波的特征频率与1939年"萤火虫"潜艇失踪前发出的最后信号完全吻合。
日军统帅部认为菲律宾战役日方已经大获成功。庆功宴上,海军将领们的清酒杯突然集体共振,酒液表面形成完美的声呐波纹。当本间雅晴展开东南亚作战地图时,图纸在烛火烘烤下显现出密密麻麻的荧光航线——那正是三年前美军潜艇在南海的所有活动轨迹,而其中用红笔加粗的一条,终点赫然是此刻正在制定"斗牛士"计划的新加坡。
于是命令一个整编师返回爪哇岛。运输舰启航时,声呐兵听到水下传来金属刮擦声,节奏分析显示是有人在用扳手敲击钢管——与"萤火虫"潜艇遇难条例中规定的求救信号完全一致。而此刻,爪哇岛火山突然喷发,飘落的火山灰在新加坡上空组成巨大的潜艇轮廓。
仅留一支卫戍部队执行清剿残敌的任务。巡逻队在巴丹半岛发现处隐蔽洞穴,岩壁上用燃油画着的箭头全部指向马尼拉湾某处。当士兵用刺刀刮擦岩壁时,剥落的石屑突然自燃,绿色火焰中浮现出艾伦父亲穿着潜艇制服的残影,他右手握着的正是那份被烧毁的376号档案封面。
世界上最大的固定式火炮严阵以待。试射时炮弹划破夜空的声音,让年迈的马来亚渔民想起1938年那个月夜——他们曾看见闪着蓝光的"大鱼"浮出水面,发出同样频率的啸叫。而此刻,火炮基座下的土壤渗出黑色油状物,在月光下形成珍珠港事件的日期:12/7/1941。
巍然守护着岛屿的南部。雷达站操作员发现屏幕上有规律移动的光点,追踪显示那竟是群发光的萤火虫,排列成日军下一步要进攻的宋卡滩头阵地形状。更诡异的是,这些昆虫的发光频率与"萤火虫"潜艇的识别信号完全同步。
新加坡驻军总司令亚瑟·波西佛将军认为,日军将会从北方陆路发动攻击。他在沙盘推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