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怎么做么”最新问出口的是杨氏,家里做饭的人一直都是她,要是能做成,以后可省不少事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额,难道不是按大伯母的做法做成的面条,再一根根把它晒干,就做成了么?”其实苏云希也不知道行不行,不过干面条也是用湿面条做成的,应该就是差不多的原理。
大家都有点不太相信,这么简单的么?
“等下试一下不就知道了。”杨氏三口两口就吃完碗里的面条,急不可耐的去打水和面。
苏云希则用笔画了一张类似于现代双排晾衣架的图片,让苏老爷子爷三照着做出来,再削一些比木架子间距长一些的竹条出来。
杨氏按照苏云希的指导,把皮擀的较之平时做面条时还薄一些,这样做出的面条就更细了些,也容易阴干。
经过一个半多时辰的忙碌,面条终于被一根根挂起晾晒,今天下雨,就只能先放在堂屋。今天先试水,只做了三斤的面,要是能做成,再慢慢增加。
“这要是做成以后家里随时都有面条吃了,那天我们在镇上吃的五文钱一碗的面,连油沫星子都没一点,还是在家里自己做的吃起来有味道。”苏二勇回味着早上吃的面条,都感觉肚子又饿了。
不过这句话倒是给苏云希带来了灵感,要是这面条做成了,是不是可以去摆个面摊,光靠她上山挖药材,要想赚大钱还是不太容易,还是得有个稳定的营生才行。
不过这只是苏云希自己的想法,就算能行也没法立即去做,不管做什么都是需要本钱的,她得多攒点资本,以防万一到时候做亏本了家里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这雨淅淅沥沥的下了三四天,这些天,苏家人也难得的在家好好休息了几天。
不过还有几个人例外。
“苏青远,你看看你写的字,狗抓出来的都比你的好看”
“苏青弘,你怎么又在开小差,是不是嫌罚的太少了”
“苏青淮……嗯,还不错,再接再厉,不过还是要劳逸结合”
“苏……”
这几天,家里人可算见识到了苏云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们识趣的都没往她跟前凑,苏云希也总算提前体验了一把不练字姐慈弟孝,一练字鸡飞狗跳的场景。
她发誓,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三个崽子送进学堂,不然她会内分泌失调。
天终于在第五天放晴了,这场雨让整个杏花村的植被都往上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