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为有了张奶奶的照顾不仅干净了许多,也为她减少很多的麻烦。
高歌的父亲对孩子和家庭是没有责任感的,所表现的父爱仅仅是偶尔逗逗儿女取一下乐而已。他虽然是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肄业生,但还是拥有建工学校的中专文凭,这在当时还是实打实的知识分子,因此在城建处做技术工作。
父亲是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至少高歌是这样肯定的。父亲九岁才上小学,但直接就上了二年级,三年级读完就跳级到五年级,最后以全五分(满分)成绩考上初中。初中毕业,再次以优异成绩考上省城建工学校;中专毕业,又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建筑工程学院,还差点被送去苏联留学,确属一帆顺风。
只是高歌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会是大学肄业?并且还是毕业前两月的事?如果不是校长惜他是个难得人才,结果肯定是开除。通过张爷爷隐晦的讲述和后来对父亲的深入了解,高歌肯定父亲应该是因为男女情感之事而肄业,其次是爱发表不当言论。父亲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风流成性,是一个典型管不住下半身的人物,也管不住一张嘴。
母亲也很特别,出生在高干家庭,虽然外公于1962年病逝,但那耀眼的光环依然璀璨。母亲年轻时还是军工厂的知名厂花,当时有几个年轻军官都对她流露过爱慕之心,谁知她偏偏就喜欢上建厂工地上做施工员的父亲。什么是孽缘?这也许就是吧。在高歌心目中,父母按现在人的说法就是各持一手好牌,但最终却输得一塌糊涂、惨不忍睹。
母亲虽上过小学,可在高歌的印象中是愚昧蛮横粗暴的典型,在外面又是懦弱卑微之流,仿佛低所有人一等。正如张爷爷所言,仅有小学文化的她不懂得利用大好时光和有利条件去学习提高、积极进取,反而过早涉足于情感之中,二十岁就不顾众人劝阻和爸爸结了婚。因为无知,所以愚昧;因为愚昧,所以一生粗鲁平庸。
高歌一直看不懂母亲,也不知是什么原因造就她做事粗糙潦草,所做的饭菜端出来既难看又难吃,说话也是庸俗难听。最难看的就是经常坐在外面大树下呼啦啦吃饭的样子,也常引得邻居们的嗤笑。
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词夺理,在事实面前拒不认错。衣服没洗干净,她的说辞就是反正会穿脏的;饭菜做不好绝不会考虑该怎么改变,而是一句反正在肚子里都会变成屎。如果做错什么,往往都是别人的原因造成,若是父亲忍不住说一句,家里便是轰轰烈烈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