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移动互联科技还没有出现。
依靠可以和米国抗衡的高端制造业和高素质民众,欧罗巴联盟可是能够和米国抗衡的。
而且欧罗巴联盟退出欧元的时机也很耐人寻味,正好就是发生双子塔事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米国入侵中亚山区国家,接着就是2003年米国因为洗衣粉去干傻达姆。
要说欧罗巴联盟推出了欧元不是给米国上眼药,林寒是不信的。
欧罗巴联盟央行成立后,各国将7000吨黄金储备集中管理,形成与美联储黄金储备相当的实物支撑。
2002年欧元现钞流通首日,外汇市场出现大规模美元抛售,欧元兑美元汇率三个月暴涨19%,迫使美联储紧急降息0.5个百分点。
最严重的冲击发生在石油贸易领域。2003年伊拉克傻达姆宣布接受欧元结算石油,直接挑战美元石油体系。
随后波斯、利米亚相继建立欧元石油结算机制,导致美元在全球能源结算中的垄断地位出现裂缝。
米国不得不以军事手段维持石油美元体系。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欧元区债券市场规模达到12万亿欧元,首次超过米国国债市场。
全球央行开始减持美元增持欧元,美元指数从120暴跌至71的历史低位,迫使米国推出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维持货币霸权。
那时候能在金融领域让米国人痛苦的存在居然是欧罗巴联盟。
这你敢信?
谁帮助米国巩固了美元的地位?
说的没错,就是华夏。
崛起的华夏制造业,廉价的工业品,对全球原材料市场鲸吞一般的需求,还有变相锚定美元的华夏金融体系。
让米国可以续命。
再加上欧元区内部矛盾制约了更大突破。
2010年欧债危机暴露了欧元区财政不统一的结构缺陷,希腊债务危机导致欧元兑美元单月暴跌8.2%。
最终美元凭借米国更强的政治军事控制力,将全球储备货币占比重新拉回60%以上,形成与欧元四六开的双极格局。
现在米国已经不存在了。
面对汹涌而来的欧罗巴联盟,林寒貌似手握数个国家。
但是比起当年的米国,不可同日而语。
理论上来说,林寒面对欧罗巴的金融进攻,是处于劣势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